-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长的角色定位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肌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毋庸置疑是尤为重要的。封建式的家长专制的角色已经行不通了,加上现在知识爆炸式的网络信息的加盟,家长的先知先觉的经验优势已经趋于淡化了。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自我角色,做孩子的关心者、指导者、协商者和激励者。
一:做孩子身心成长的关心者。
现在的家长有一种普遍现象,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愿特别强烈,大人觉得对孩子付出的心血已经太多了,但孩子却不领情。其实,真正关心孩子的家长不仅是关注、安排其饮食起居,保证其安全、健康,同时也要关注其情绪、品行等涉及到精神方面的需求。
1、关心孩子的身心安全。
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发育还不完备,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的社会认知还不充分,情感和意志还不成熟,孩子的行为习惯尚在养成当中,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明确。孩子18岁之前别忘了我们是他的监护人,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人的职责。所以我们要防范于未然,毕竟每个孩子对家长来说都是唯一的。
2、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成长着,这里是人生的主要的快乐……”如果当孩子满怀欢喜把自己满意的试卷捧到家长面前时却得不到家长的赞赏;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却铺天盖地地“骂教”;夫妻间关系不和,孩子成为“替罪羊”、“出气筒”等等。家长无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孩子的心灵就如一片孤舟荡漾在荒岛上,刚刚起步的人生旅途极易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及时发现孩子在情绪上的各种变化,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做孩子成长旅途上的导航者。
孩子的生活能力需要家长的指导与培养,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需要指导,做人的道理更需要家长指导。有人说家庭教育是摇篮的教育,也是永不毕业的终身教育。
1、做孩子的“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主要是指对孩子生活能力、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生活的基本能力,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1)、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物、做饭菜、购物、乘车、待人接物、自我安全保护等各种能力。
(2)、培养孩子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如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生活作息时间、日常活动,计划和安排家庭日常活动,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开支等。
(3)、培养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如承担家务劳动,参与家庭经济的计划和家庭事务的决策等。
2、为孩子的烦恼“把脉问诊”。
我们常常羡慕孩子无忧无虑,其实在他们小小的心里也有自己的烦恼,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烦恼,每个孩子的烦恼也是“五彩斑斓”的。有的是我们家庭生活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活动中的,有的是与同学交往中的,还有的是自己长相上的等等,也有的甚至是没有必要烦恼的,在自寻烦恼。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他们一起找到正确处理烦恼的方法,指导孩子妥善解决烦恼,从而使他们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我们在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不妨俯下身来问问:“你的心情现在好吗?” 使我们的孩子在这种爱的光环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3、指导孩子做人的道理。
父母对孩子的指导,尤其是做人的指导是终身的、无止境的。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父母往往只抓孩子的学习,不及其余。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怎样做人,等他走上社会自然会明白。其实,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一个人的任何品行,都不是一朝一夕可能养成的,何况是应对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因此,父母应尽早多向孩子讲解做人的道理,并为孩子做出榜样。新快报讯 “2009南方·华人慈善盛典”颁奖晚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当晚共颁出13个慈善奖项,著名主持人杨澜除了是当晚的主持人更荣获“慈善明星奖”。 获奖后,杨澜还笑谈了自己热心公益事业的两个“私心”:一方面希望通过慈善找到自己的根,不怕在生活的压力和诱惑中迷失方向;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母亲,她希望自己的慈善行动能教给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
三、成为孩子的协商者。
80多年前鲁迅先生就告诉我们:“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告诫我们“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他民主、平等的主流思想,这正是今天的孩子所渴望的。
1、多商量,少命令。
父母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比如:提醒孩子做作业时,你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该做作业了,做完作业就可以玩一会儿。”而不要说:“赶紧去做作业!”或“还不去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