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长城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长城站.doc

中国第次南极考察长城站 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一、中国次队度夏科考项目申报要求: 中国第次科学考察队内陆昆仑站与南大洋考察项目将“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项目,该类项目将由极地考察办公室组织论证,“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项目不含在此次研究项目中申报。。申报截止日期:201年月日。 二、基本情况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S62°12′59″,W58°57′52″),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7501.9公里,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作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在科研方面主要开展了生物研究,环境监测,常规气象观测、冰雪、海冰、地质、地磁、地震学观测、卫星测绘等项目。长城站可容纳约40人度夏、20人越冬。目前在南极乔治王岛上,有智利、俄罗斯、乌拉圭、韩国等7个国家分别建有考察站,与我国科学家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 三、201考察站开展科研情况 201度站共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项(含越冬项目项)。每个项目均按计划完成了考察内容。 长城站区域除气象常规观测延续考察项目外,还开展了站区周边生物生态学研究、有机污染物研究及环境监测系统布放等科学考察项目。 四、考察站主要建筑 长城站现有大型建筑物15座,包括综合活动中心、科研办公楼、污水处理栋、废物处理栋、生活栋、发电栋、综合车库、科研栋、食品栋、1号栋、、危险品库、气象栋、通讯栋等。 以下列出长城站主要建筑物信息: 长城站主要建筑物信息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面积㎡ 用途 1 综合活动中心 623.27 健身、娱乐、餐饮 2 科研办公楼 973.75 科研、办公、会客 3 锅炉房 50.1 供暖、供热 4 污水处理栋 55.6 污水处理 5 废物处理栋 100.4 焚烧垃圾 6 生活栋 596.2 住宿、餐饮、会客 7 发电栋 430.9 发电、健身、沐浴 8 综合库 576 车库、维修、杂品库 9 科研栋 138 科研、仪器存放 10 食品栋 232.6 食品存放 11 1号栋 255.6 住宿、医疗 12 卫星天线栋 通讯、上网 五、主要设备 1)、科研设备 考察项目要以站现有条件为依托,科研设备原则上自备。目前站上已配备的基本采样和分析设备,需要共享这些设备开展工作的项目,请在项目申请书中注明可能使用的设备名称、使用频率和周期。项目立项后极地考察办公室将统一协调落实。 2)、后勤支撑设备 长城站可使用车辆18台,分别是:三菱帕杰罗3部,东风奇骏车2辆,装载机2部,16吨吊车1部,25吨吊车1部,雪地车2辆,推土机1辆,东风卡车1辆,挖掘机1部,雅马哈雪地摩托1辆,橡皮艇2辆,15吨轮式平板拖车。工程机械、车辆以及特种车辆的配备,使站具备了地空结合,满足海冰、雪面、丘陵、沙石、湖泊、沼泽等多种地形环境下,单人及多人的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确保了考察交通运输安全。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