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临场应试的勘误纠错策略和方法.docVIP

高考数学临场应试的勘误纠错策略和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数学临场应试的勘误纠错策略与方法 广东高州中学 何忠贤 在历年高考中总有些数学学得好而考不好的同学,不能很好地展现个人的才华,实乃人生一大憾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考生的高考遗憾?本文就是要研究并揭示个中缘由,指导同学们反思错误,纠正失误,在高考应试中临场防错,最大限度避免“会而不对”的现象,力争应试零失误,取得高考数学的成功。 然而,解题失误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方法不当,也有心理的影响因素等,并且发生失误的原因往往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答题中所出现的主要失误进行归类分析。 一、审题不严,丢三漏四致误 审题不严,丢三漏四,是影响学生解题质量的重要原因。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细致深入的审题是解题成功的前提。然而考生常常对此掉以轻心,致使解题失误。 例1 在函数y=x3-8x的图象上,其切线的倾斜角小于 的点中,坐标为整数的点的个数是( ) A.3 B.2 C.1 D.0 错解:切线斜率,,可取-1,0和1,选A。 剖析:这解法忽视了倾斜角的定义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即导数限制条件是: ,选D。 例2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则a的值为( ) A. B. C.8 D. 错解: 因为,所以,,选C。 剖析:错将当作的标准方程,从而导致错误。 正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且开口方向向下,,所以,,选B。 纠错策略:有不少学生在解计算题时,急于求成,没看清就开始做,这样就难免把条件看错、看漏,如例2中,考生出现误将当作抛物线标准方程的“低级失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考试时审题应当全面、正确地把握问题的已知及其所求,深刻领悟、挖掘问题的条件与结论提供的信息,充分利用条件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解题。 二、记忆模糊, 公式、原理、性质混淆致误 在高考中,如果考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不透彻,对公式、定理的适用范围模糊不清,对性质定理把握不住,那么在运用时会彻底暴露,极易造成解题失误。 例3 设集合M={直线},P={圆},则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0 B.1 C.2 D.0或1或2 错解:将集合M理解为一条直线,将集合P理解为一个圆,两者的交集理解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那么一条直线和一个圆有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情况,故选D。 剖析:集合M实际上表示以直线为元素的集合,而集合P则表示以圆为元素的集合。因而正确答案为A。 例4 已知 , 且,则m的值为( ) A、2 B、1 C、0 D、不存在 错解:由,得,,方程无解,m不存在.故选D。 剖析:本题的失误是由概念不清引起的,即若,则是以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为前提的. 若一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直线的斜率为0,则两直线也垂直.当m=0时,显然有,当时,由前面的解法知m不存在,故选C。 纠错策略:以上两道例题都是很基础的题目,但仍有不少考生“大意失荆州”。在考试高压下,遇到这种平时理解不透彻的问题,考生往往会糊里糊涂之间出现错误。此时,考生首先应冷静头脑,其次要迅速联想相关知识点,试图清晰记忆。如例3,明显该考生对集合概念印象模糊,如果能冷静头脑,联想课本集合实例,必不会将集合M看成某一条直线致误。 三、忽视隐含条件致误 学生在解题中,常犯的错误就是以偏代全、以特殊代一般、忽视特例、忽视隐含条件等。 例5 (高中数学必修4P137,第8题改编)在ΔABC中,则的值为( ) A. B. C.或 D. 错解: 当 时 当 时, 所以误选C。 剖析:在上面解法中,未能就题设条件注意对三角函数值对角范围的制约,引起增解。 正解1: , ,=舍去。 正确答案:B 正解2:由于 两边乘△ABC外接圆的直径2R,得 , 所以角B一定是锐角。取。 例6 设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则最小值是 错解: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 有的学生一看到,常受选择答案A的诱惑,盲从附和,错选A。 剖析:这正是思维缺乏反思性的体现。如果能以反思性的态度考察各个选择答案的来源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能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原方程有两个实根,∴ ? 当时,的最小值是8; 当时,的最小值是18。 这时就可以作出正确选择,只有(B)正确。 纠错策略:解题时要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内涵和隐含的信息,发挥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解题时应当首先对题目涉及考点的主要特性作快速的回顾,因为这些主要特性往往会构成题目隐含条件。例如:例5中,三角函数的求值或求角时不仅要注意有关角的范围,还要结合有关角的三角函数值把角的范围缩小到尽可能小的范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