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天我是配角.doc
今天我是配角
----《商品包装色彩搭配》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新教材。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关注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形成了教师“讲授 →教师示范演示→学生模仿练习”这样一种固定刻板的模式,这种被动接受,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压制了他们个性自由成长。同时又往往将美术学习局限在学科的范围内,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似无关系。这样的教学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和老师都被锁在了累、繁、空、难的枷索中,学生对美术课普遍失去了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后,我们已越来越来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它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但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应该让学生从被动、枯燥的知识技能训练中解放出来,主动投入到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去,让美术课成为轻松愉快自主的乐园。
二、案例情景:
这学习新的内容《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了,考虑到商品的包装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同时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在上周的美术课上就布置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到课外去收集一些在色彩搭配上自己认为漂亮的或自己最喜欢的商品包装,并预先告知他们将在这节课的前十分钟开一个小小的商品包装的“会”,请每小组将自己组收集的包装展示和介绍给其他同学。下节课是我在班的美术课,现在离上课还有3分钟,同学们都显得很兴奋,然而,我却并不在意,说实在话,到班上课我一直都很“感冒”,不光因为课堂纪律有时很难“控制”,就连最基本的美术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每次都会有部分同学没做好,有的甚至连美术课本都丢了……所以,尽管他们“很兴奋”,我还是对他们的课前准备没抱太大的希望。
“叮铃铃……”上课铃声准时响起,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班的教室呵!眼前的情景让我有些出乎意料,教室里简直成了商品包装的天下了,每张课桌上、讲台上、窗台上都放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可能是教室里太热闹了,以致于他们都没听见,因此一点也没有静下来的意思,有的左顾右盼地相互欣赏着彼此收集的包装,有的还在指指点点,唧唧喳喳地讨论着什么,似乎把我凉在儿了。
瞧,那不是吗?哎,平时上课就数他最“贫嘴”了,几乎我讲的每一句话他都要插嘴,只见他正与旁边的相互争论着。“你看,我们组收集的‘益达口香糖的包装多漂亮呀!看这是草莓味的,紫颜色多诱人呀,而且口味也很好,可惜我们都吃光了。”调皮地说着。“哎!你们这些包装也太小太不起眼了吧!瞧,我们组收集的‘乐士薯片的包装,多气派!色彩多鲜艳,多醒目呀!”……不屑地争论着。这时平时很少回答问题的徐敏同学也插嘴了:“我认为口香糖的包装虽然小,但是色彩也很鲜明,而且超市里是将很多的口香糖叠放起来的,一样也很醒目。”显然,在课前他们都进行了认真的收集,而且对超市里的商品以及他们的陈列摆放都经过了认真的考察和研究,观察真是仔细呀!
这样热烈的场面持续了大约 4分钟,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了,我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便走上讲台,用充满赞赏和鼓励的口吻说:“看来,大家在课前花了很多精力收集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商品包装,老师的眼睛都快看 “哈哈……”一阵开心的笑声过后,教室里马上又回复了安静,这时我能感到每一个同学都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于是一堂轻松、愉快而自由的美术课就这样开始了,首先是各组的展示和介绍:第一个抢先的是坐在最前排的她们小组。“这是我们收集的各种棒冰的包装袋,”边介绍边拿起一大叠叠得整整齐齐的棒冰“壳”向大家展示着,“它们各自不同的色彩搭配起来,比如像这个是巧克力味的,它就用咖啡色来搭配……”介绍得很详细,虽然语言并不生动精练,但在她的介绍下同学们的注意力似乎已被那一张张漂亮和诱人的棒冰壳吸引住了,于是我带头鼓起了掌,教室里第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还没等我进行 “小结和点评”第二组就抢着发言了,“大家请往这里看,”似乎显得很老到,“我们组收集的是可口可乐和雪碧、酷儿等的饮料瓶,还有易拉罐,它们分别是由红色、绿色和黄色搭配起来的,我特别喜欢雪碧瓶的绿莹莹的色彩搭配,看起来很清凉、很诱人,就像它的广告语中说的那样‘晶晶亮,透心凉,真是爽极了。”一口气说了很多,似乎还意犹未尽。“我再来补充一点。”这时一旁的同学接过了话题,“红色的可乐易拉罐也是我们比较喜欢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热情奔放的感觉,让我们喝得‘可口可乐。”显然,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