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备课笔记-全科医学中的预防医学.doc
全科医学中的预防医学
中山医院全科 陈倩
课时 2学时 共90分钟
授课安排:
第一节课:(1)预防医学的概念
现代预防医学发展史上的两次卫生革命
全科医师的知识范畴
约需时 10分钟
(2)健康决定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
物质环境(环境污染)
个人因素(营养过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卫生服务(我国目前所做工作)
约需时 20分钟
(3)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根本性预防、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二级预防(“三早”、“五早”、筛检与健康体检)
三级预防
约需时 10分钟
(4)临床案例-肝癌的三级预防
第二节课:(1)临床案例-肝癌的三级预防
约需时 10分钟
(2)三级预防的落实
社区预防与保健
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
约需时 10分钟
(3)流行病学概念
疾病的分布(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率”和“比”的概念、实际应用问题
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续发率、感染率
约需时 30分钟
授课目的:通过对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中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使学员了解预防医学在全科医学中的地位,并能加以应用。
授课要求:
1、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熟悉现代预防医学发展史上的两次卫生革命、全科医师知识范畴。
2、掌握健康的决定因素;熟悉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个人因素和卫生服务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2007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3、掌握三级预防策略并能运用临床实例加以说明。
4、熟悉三级预防的落实、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
5、掌握流行病学的概念、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续发率、感染率的计算方法);了解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授课重点:三级预防
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思考题:
1、简述三级预防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三级预防的临床应用。
2、常用的疾病分布测量指标有哪些?
试讲授课笔记(20分钟):
(1)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有关预防医学的记载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
以上记载说明医学与预防医学是共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古代已形成预防为主、三级预防的观念。
(2)预防医学的概念
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
(3)现代预防医学发展史上的两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卫生革命——主要针对传染性疾病
十九世纪以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传染病,人们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针对社会群体的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接种、隔离检疫、粪便垃圾的无公害化处理等等。预防医学开始以群体为对象、按生物医学模式、从个体防病治病到社会群体预防的转变,称之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第二次卫生革命——主要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后,随着传染病被有效控制,世界各国的疾病谱、死因谱发生转变。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2000年我国死亡731万人,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50万(34%)、癌症140万(19.3%)、慢阻肺128万(17.6%)。 全国高血压1.6亿,18-59岁劳动人口中1.1亿,知晓率30.2%、治疗率24.7%、控制率6.1%。以上数据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要性的显现,及人们对之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认识。
预防医学开始了又一次转变,从群体预防向个体与群体相结合方向转变;从生物学预防向生物-心理-社会预防医学模式转变;从独立预防向综合性预防(集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转变;从以公共卫生人员为主体向以社会医务人员为主体转变;从以社会为责任向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