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语文S版语文三下《从军行》word教案[www.7cxk.net].doc
《从军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边塞诗。
2.学会本诗两个生字。
3.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人物的爱国情怀和人物所体现出的英雄气概。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
二)导入师: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今天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来看看硝烟弥漫的古战场。
学生:看影视。
师: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
生1:我体会到了战士们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精神。
生2:我觉得战争是残酷的,但这些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定,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师:这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
师:从军行是古代乐府诗集的一个题目,一般是用来描写古代军旅生活的,同学们来齐读课题。
生:从军行
师: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王昌龄
师:(板书作者)通过收集质料你们对作者了解多少?
学生: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师:是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他也在边塞生活过好几年,他与战士们情同兄弟,所以他写出了许多千古的边塞诗。看来收集质料对我们学习课文了解类容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先把诗读通顺。生:读2分钟。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
学生1:读诗
师:普通话很标准。
学生2:读诗。
师:读得很投入,文中的多音字也读得很准。
师:来,同学们再来读读诗,节奏韵味来。(请5-6个同学读)
学生:齐读2分钟。
师:好,请这位同学来读读。
生1:读诗。
师:你读得很投入。这位同学来读读看。
生2:读诗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节奏,还有谁想读的?
生3:读诗
师:多有古人吟诗的味道啊。
师:同学们虽然这首诗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通过我们读,想,悟也会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通过交流,结合课文的注释了解诗的意思。
生:读诗并交流。(分钟)
师:你来说说。
学生1: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师:理解很到位。
师:这位同学来说说。
生:我觉得他说的第二句有点不对,不是城池望着玉门关,而是人望着玉门关。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问题,很好。
师:同学们能结合注释了解诗意,这也是应该学习的好方法啊。
师:同学们请看诗的前两行,作者写到了哪几个地方?
生1:作者写到了青海湖,玉门关。
师:还有没有?
生2:还有雪山。
师:你们了解这几个地方吗?
师:出示图片讲解。这就是边塞地区,看了后你们想到了边塞是怎么样的?(板书:边塞)
生1:我想到了别人要来侵略我们。
生2:我想到了茫茫戈壁。
生3:我想到了危险。
生4:我想到了守卫边塞的军人。
师:好,同学们来读一读前两句,把这里的条件艰苦,人们生活环境恶劣的词圈出来。(板书荒凉艰苦)
学生1:我圈出了“长云”这表示天气恶劣。
学生2:我圈出了“暗”,这个字体现了当时的雪山都被遮住了。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得真好。
生3:我圈出了“孤城”,他们在这肯定没有吃的。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会怎么想呢?
生:会想家。
师:好,你来读读这种情感。
生:读。
师:读得很好,大家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虽然生活艰苦,思乡心切,但当战斗的号角吹响,他们会忘记一切地冲向敌人。全班男同学齐读后两句。
男生:齐读。
师:从句诗里你读到了什么?
生1:我读到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
生2:我读到了读到了这场战争的惨烈。
师:好,你读一读吧。
生:读诗。
生3:我觉得他们打了很多仗。
师:读一读。
生3:读诗。
师:好几个同学都说到了打了很多仗,你还能从诗中哪个词看出这一点?
生:百战。
师:好,一起来读一读。(单读,男女读,全读)(板书:战争:持久惨烈)
师:艰苦的环境,惨烈的战斗,令许多人都望而却步,可是这些战士们却发出了壮烈的誓言。齐读诗的最后一句。
生:齐读。
师:“不还”是什么意思?
生:不回家
师:他们为什么不还呢?
生:因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美妙的杯琴》word教案.doc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word教案.doc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word教案.doc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word教案.doc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平行四边形》word说课稿.doc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毫升》word教案.doc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毫升》word教案1.doc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word教案.doc
- 2015苏教版数学四下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word教案.doc
- 2015苏教版语文一下《世界多美呀》word教学设计[www.7cxk.net].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