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全程检测一:先秦[原创].docVIP

(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全程检测一:先秦[原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全程检测一:先秦[原创].doc

中国古代史全程检测一 先秦 命题:济南市教学研究室 选择题 下列对夏王启用“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评述,正确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部落联盟争夺首领地位的斗争需要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巨大进步 A. B. C. D. 2、国人暴动的性质是 A.奴隶阶级反抗奴隶主阶级的斗争 B.平民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武装暴动 C.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斗争 D.新兴地主阶级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 3、西周与商朝相比较,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 C.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D.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 4、下列符合西周井田制规定的是 A.奴隶分散耕作 B.奴隶交纳田租 C.诸侯交纳贡赋 D.土地可以买卖 5、“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 ,禾麻菽麦。”这段材料表明西周时期 A.西周奴隶和农民终年劳作 B.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多 C.农民承担的租赋很重 D.西周统治者重视农业 6、春秋诸侯争霸促进民族融合主要体现于 A.汉族政权“尊王攘夷”,抵制边疆各族的进攻 B.犬戎攻破镐京,帮助推翻了汉族政权 C.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 D.少数民族大量迁往内地与汉族杂居 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分封制崩溃 B.井田制瓦解 C.周王室衰微 D.诸侯国实力增强 8、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击奴隶制,确立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 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支配权的兼并战争 9、战国初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其实质是 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 B.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 C.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 D.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10、下列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著名水利工程中,位于淮河流域的是 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西门豹渠 1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下列观点哪些体现了这一历史特征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公室将卑,大夫皆富”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天不变,道亦不变。” A. A. B. C. D. 12、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不包括 A.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 B.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C.增强了统一战争的物质力量 D.根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13、下列对孔子思想中“仁”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B.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C.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D.是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部分 14。、下列科技成就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有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历法已确定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反映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的《墨经》“望、闻、问、切”四诊法 A. B. C. D. 15、“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私学的兴盛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 材料三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唯管夷吾(管仲)……’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