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族医药发展与瞻望.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回族医药发展与瞻望 高如宏,贾爱民,陈卫川 回族医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人民继承古代阿拉伯医学与祖国 传统医药文化高度融合而形成的民族传统医药。它不仅包含着科学的医学理论,而且 饱藏着科学的医治方药和诊疗技术。在医药理论、药物炮制、加工技艺、诊疗方法、 体疗、食疗、卫生保健等方面都独具民族特色。它的形成与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都有积极作用o 1回族医药发展梗概 早在两汉时期,张骞、甘英先后通使西域,隋炀帝遣李昱西行阿拉伯和波斯,寻 求其医药方术。至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阿拉伯首派特使访华,阿拉伯与中 国正式友好往来开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及医药文化随之传人中国,而且两国间的交 往始终是以贸易为纽带,以医药为基础。当时,阿拉伯人主要沿着水旱两路往来于中 阿之间,水路是经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抵广州,达泉州、杭州;陆路经波斯、阿富汗 抵新疆达长安。自唐永徽二年到唐贞元十四年凡148年间,阿拉伯遣唐使节36批次, 每年到中国的船舶达4000余艘,主要引进香药和珍宝,带走瓷器与丝绸。长安(当时 国都)街头巷尾穆期林商人比比皆是。盛唐虽以海外引进珍宝、犀角、象牙而驰名, 但香药进口却在当时占很大比重。朝廷为阿拉伯医药商提供各种方便,在都市宫邸设 立香药货栈——“波斯邸”、“胡店”,经营国人“难求未备之药”。这些香药除用于医 药外,则一部分被宫寓权贵所使用。至五代时期香药的引进与消费更为普遍,尤其焚 香啖香者颇为盛行,啖香多普遍流行于士大夫阶层,除医药外,甚至还以“沉香为山 阜,蔷薇水、苏合油为江池,零藿、丁香为林树,薰陆为城廓”等等。10世纪后半叶, 中阿之间的经济和医药文化交流经过一度衰落又渐恢复。在宋代,中阿海外贸易较唐 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如果说唐代的海外贸易曾以珍宝为主,香药为辅的话,到了宋代 则香药贸易已上升到主要地位。当时不仅输入的香药种类扩大了,而且输入量也显著 增加。在整个海外贸易中,香药占了统治地位,而且有些药物由政府直接管辖。朝廷 为阿拉伯通商贸易,促进香药输入,在泉州、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等专 贸机构,制定了对经营香药有功人员予以奖励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尤其对医用药物广 招尽人,如丁香、木香、沉香、乳香、没药、蔷薇水、檀香、安息香、苏合香油、龙 ·46· 脑香、龙涎香、降真香、白豆蔻等,而且这些香药的引进对祖国医学方剂学的发展产 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元代建立后,继续奉行南宋海外贸易政策,对医药学的发展 尤为重视。在注意汲取祖国医学精华的同时,推行各少数民族医药共存的政策,特别 对回族医药更加关注,对回医方术兼收并蓄。在大量引进香药方术的同时,引进回回 营养保健品和医学著作,招揽并重用回回医生,设立了代表本民族特色的专门管理机 构——回回药物院和广惠司。据考稽,当时在元代统治者中,回回人仅次于蒙古人, 由此回族医药得以兴旺与发展,回族医学著作——《回回药方》也问世流行。进入明代 尤明代中时,随着政治变迁,与西域交往日趋渐少,海外香药与贸易随之淡化,西方 医学渐渐传人中国,国内也出现了像李时珍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和著名医药学家,涌现 出了许多流派以及有影响的医药著作,祖国医学有了长足进展,尤其在临床上远远超 过了回族医药。至此,回族医药转人衰落期。到了清代,国际贸易特别局限,温病学 说崛起,回族医药几乎销声匿迹,被融汇于祖国医学之中。综观回族医药发展,其始 于隋,创兴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元,衰落于明清。但在历史长河中,它对祖国医 药学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促进祖国医学发展则勿庸置疑o 2回族医药对祖国医学的影响 回族医药虽以跨地域交流传人我国,但其实质则是阿拉伯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完 美结合,并继承、消化、吸收了阿拉伯医学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回族医 药文化体系。它包括“真一”、“阴阳七行”理论, “四元素”和“四津”学说。其独 特的诊病技术、骨伤手术、外科疗法、心理疗法堪称世界医学之最,其香疗、浴疗、 卫生保健、养生等方术被世人广为采用,很多方药至今被众多回族民间医所引用,它 对祖国医学的繁荣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归纳起来大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2.1丰富了祖国药学宝库。据《千金翼方》记载,本草上中下三品凡800余种,而海 外香药入药者9种,其它用于薰衣、美容者有多种。五代时因收录海外药物而著名的 酶药本草》载药124种,其中注明海外产地由大食商人所贩卖的香药达96种。至宋 代海药品种大大超过前代,增加新药达100余种,常用香药治病,用香药组成的医方 屡见不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