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环唑药效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届新农药创制交流会 丙环唑药效研究 顾曲丈 倪长春 沈宙 程瑜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 摘要:从离体抗菌活性和初步盆栽测定中发现500mg/L、1000mg/L浓度丙环唑对多种真菌如长蠕孢属的玉 米小斑病菌、梨孢属的稻瘟病菌、镰孢属的赤霉病菌、立枯丝核菌属的纹枯病菌、葡萄孢属的灰霉病菌、核 盘霉属的菌核病菌、茎点属的芦笋茎枯病菌、交链孢属的番茄早疫病菌、黑星菌科梨黑星病菌及梨轮纹病菌 和多种霉菌有抗菌活性;室内盆栽试验中,丙环唑对小麦自粉病、黄瓜白粉病和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田间小区试验中.丙环唑对黄瓜白粉病也有根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丙环唑抗菌活性白粉病防治效果 丙环唑(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可被根、叶、 茎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丙环唑还可以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 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根据现有生测对象,对丙环唑原药及制剂进行了抗菌活性和盆栽活性试验研究。 1.试验材料 I.1试验样品 90%丙环唑原药(上海市农药研究所试制):25%丙环唑水乳剂(上海市农药研究所试制); 粉锈宁15%可湿粉(市售商品药)。 1.2测试对象: 1.2.I离体抗菌活性测定 青霉菌(PO、根霉菌(Rh)、梨黑星病菌(Vp)等上述各菌均系本试验室常备抗菌谱测定菌种。 1.2.2盆栽试验测定: 主要测定菌有瓜类灰霉病、瓜类菌核病、瓜类炭疽病、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小斑病、 瓜类白粉病、小麦白粉病等,其中瓜类自粉病与小麦白粉病为田间采集,经过多次活体传代驯化 菌种。 1.2.3 供试作物 在盆栽试验中,针对不同测试对象选用不同作物盆栽小苗,如: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 瓜类白粉病均用一张真叶期黄瓜苗,稻瘟病、纹枯病用三叶期水稻苗,赤霉病、禾谷类白粉病用 二叶期小麦幼苗、玉米小斑病用二叶期玉米幼苗。田间试验用在基地网室中种植的12张真叶期 黄瓜。 2.试验方法 2.1 离体抗菌活性测定 种外,其余用孢子或菌悬浮液点种5ul,倒置培养皿,按各菌不同温度要求.放入生化培养箱, 培养48h后量取菌落生长直径,与空白对照比,计算各菌的生长抑制率。 2.2盆栽抗菌谱测定 除黄瓜白粉病在试验前一天预先在一张真叶期盆栽小苗上接种自粉病菌孢子悬浮液,24h后 喷药外,其余灰霉病、菌核病、瓜炭疽病、稻瘟病、纹枯病、赤霉病、玉米小斑病等均先在盆栽 .282. 第五届新农药创制交流会 试验作物小苗上分别喷洒1000 mg/L、125mg/L药液。待药液干后接种各 mg/L、500mg/L、250 病原菌,分别置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保温保湿诱发。一周后调查发病度,计算防治效果。 2.3小麦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瘸复筛测定 2.3.1小麦白粉病 2.3.1.1室内预防试验 丙环唑水乳剂的药液.按照每亩50kg用水量定量均匀喷于小麦上,三重复.自然晾干,2h后接 种白粉病孢子悬浮液(10万个/m1),置15.30oC自动控制温室,10天后调查结果。 2.3.1.2室内治疗试验 预先在小麦上接种白粉病孢子悬浮液(10万个/m1).于15.300c自动控制温室放置24h后, 液于小麦上,放置于15—30oc自动控制温室,10天后调查结果。(设重复三次) 2.3.2黄瓜白粉病 2.3.2.1室内预防试验 丙环唑水乳荆的药液.按照每亩50kg用水量定量均匀喷旋于黄瓜苗上,三重复,自然晾干,2h 后接种白粉病孢子悬浮液(10万个/m1).置25C“匾温室,lO天后调查叶片病斑个数,计算防治效 果。 2.3.2.2室内治疗试验 预先在黄瓜苗上接种白粉病孢子悬浮液(10万个/m1),于25Co自动恒温室放置24h后,按 上,三重复,放置于25C。自动恒温室,10天后调查叶片病斑个数,计算防治效果。 2.32_3田间试验 在基地田间网室感染有白粉病的棚架黄瓜上,此时第8、9张叶片上还未感染病害,分别均 后调查第8、9张叶片发病度。 3.试验结果 3.1离体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见表1)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