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语文三轮专题复习三轮考前增分特色练二 诗歌鉴赏练.docVIP

2015届高三语文三轮专题复习三轮考前增分特色练二 诗歌鉴赏练.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语文三轮专题复习三轮考前增分特色练二 诗歌鉴赏练.doc

二、诗歌鉴赏练(15分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1)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出词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说此词沉郁豪迈已颇具豪放派之词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对比。十年前的“月白风清”与如今的“忧患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或虚实结合。回忆十年前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给人的想象是美好、广阔的。“忧患凋零”四字,以虚代实,概括人生种种不幸,展现十年以后的生活。)刻画出一个老病羸弱,饱经忧患,晚景凄凉,内心充满幽愤的词人形象。 (2)同意。①时光的流逝,不幸的降临,使得词人容颜渐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于是他豪迈地唱道“鬓华虽改心无改”!他是把一腔忧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语言虽豪迈而感情却很沉郁。②一个“旧”字,一个“重”字,便把词人的感情和读者的想象带到十年以前的环境里,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情感充沛,颇具豪放派词风。③语言朴质无华,斩截有力。虽是借酒消愁,但“试把金觥”,—个“把”字,便显其豪迈气概。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效古(其一)① 江 淹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 戾戾②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③。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注】 ①《效古》也作《效古五首》,这是第一首。《梁书》记载:建平王景素欲谋反,“淹每从容谏,景素不纳”,“景素与心腹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五首以讽焉”。②戾戾:风声。③相寻:频仍。 (1)“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了岁暮(深秋、初冬)的早晨风急、月暗、孤云飘荡、宿鸟惊飞的凄凉肃杀的景象。这四句与前两句呼应,深入地表现出诗人“感伤”深重,终夜不寐;借景抒情,这四句描写的凄凉肃杀的景象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意思相同即可) (2)抒写忧思以讽谏景素;以松竹自励,经受霜雪考验,保持高尚节操。(意思相同即可)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欢迎加入7C学科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