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承的结晶:从 “尫痹”到 “大偻”
陶庆文 阎小萍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100029
阎小萍教授是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在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焦树德教
授的传承 “树状”分支中,阎小萍教授脱颖而出,又成为了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构成了独具特
色的“名医一名医”传承模式。阎小萍教授跟师三年,揣摩钻研,孜孜以求,尽得焦老真传;而后在临床实践
中,不断丰富与发展焦老的学术经验;阎小萍教授秉承恩师焦树德教授旨意,进一步发扬焦老学术思想的同
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众多经典、现代文献,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对名师的学术思想、理论、方药
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加以升华、提炼,推动学科研究和中医理论的创新。从“尫痹”到“大偻”
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清晰体现了“名医—名医”传承模式的脉络,是传承的结晶,总结梳理这种特殊模式形
成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尪痹”渊源诊治规律
“尪痹”之“尪”字,来源于《金匮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是指身体瘦弱,关节肿大之义。《辞源》中注解为“骨骼弯曲症”,胫、背、胸弯曲都
叫“尪”。
·74· 焦树德诞辰九十厕年纪念论文集
重证。
3.学术经验的传承一“大偻”的由来及辨证论治
通过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的验证,不仅确实均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晤痹”之病名亦被愈多的医
家、学者们所认同,经专家们论证将本病名纳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发布、1995年1月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魅痹由风寒湿邪客于关
节,气血痹阻,导致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并明确指出:“本病指类风湿性关节炎”。
标准中已明确规定“赶痹”指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就是说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中医病名即称“魅
痹”。为此,中医学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还应考虑建立新病名适应临床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的需要。我们在长期诊
治大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时体会到尽管辨其证属“肾虚督寒证候”者颇占大多数,然表现为无畏寒喜暖,反见
发热、畏热、口干、口渴、咽痛、口臭、心烦、便秘、溲黄等热象者有之,发病无明显腰背痛,而以四肢关节
尤其是膝、踝、足跟、足底等关节肿胀疼痛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亦不乏其人,故仅以“魅痹肾虚督寒证”作为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名未免含义狭窄而不确切,不利于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证候分类和准确辨证论治,有
碍于本病研究的发展。
于是在1999年阎小萍教授协助焦老带教的美籍硬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正式提出: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的中
医病名一“大偻”。“大偻”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
养筋,开闺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大”者具有两层含义,一为脊住乃人体最大的支柱。《素问·四时
逆刺从轮曾说:“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大痹”即指症情严重的痹证而言。故“大”字又深寓
“并请深重”之意,此其二也。《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说“肝主筋而藏血。学位因,气为阳。阳气,精则养
神,柔则养筋。阴阳合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则挛
急,故令背偻。”偻者辞源注:“曲背”;简明中医辞典:}注论“背偻又称伛偻,大偻。俗称驼背。指背
部高耸,脊椎突出,腰不伸的症状。”中国医学大辞典:》说:大偻,背俯也。“我认为脊柱的正常生理弯度使
其更好地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而偻者,曲背也,而“背”者含义有二,一则指颈以下,腰以上部位,二则指
背部、腰部、骶部的总成。督脉与膀胱经循行于背部。“曲”当包含有当直不直而屈曲或当屈曲二不曲反僵直
的双重含义。即指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消失而呈僵直或过度屈曲之状。综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仅见腰、骶、
胯疼痛,僵直,不舒,继则沿脊柱由下而上渐及胸椎、颈椎,或见生理弯度消失、僵直如柱,俯仰不能;或见
腰弯、背突、颈重、肩随、形体赢弱等临床表现,甚者还可见“脊以代头,尻以代踵”之征象,的确酷似“大
偻”。综上所述“大偻”即指病情深重,脊柱弯曲,或僵直的疾病。焦树德教授主张用大偻来指强直性脊柱炎
也是比较合适恰当的。该论文中将其分为三种症侯,即肾虚督寒证、邪郁化热证、痹阻肢节证,并分别用补肾
强督治偻汤、补肾强督清化汤及补肾强督利节汤辨证治疗。
屯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发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