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专题训练.docVIP

2015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专题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专题训练.doc

第27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 1.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出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学伦理道德 答案 D 2.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永馨。”此人应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答案 C 7.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答案 B 9.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定的 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黄宗羲是反对封建专制、反对人治的,因此A、B两项都很容易排除。而君主立宪思想是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10.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明清之际思想家的经世致用的主张符合其要求。 答案 A 11.下图为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题的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①儒家思想有个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儒家思想到宋代朱熹时期发展到理学阶段,理学注重人自身修养,注重对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理学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所以①②③的说法是正确的。朱熹的题词不能简单地用伪善和欺骗性来评价,所以可以排除④。 答案 A 12.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宋明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如果从此材料角度理解,它反映出了“理”在社会上的表现为“三纲五常”。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贽的历史观主要包括哪些?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的“悲观”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抨击孔子,另立褒贬”说明李贽的观点主要是抨击孔子,材料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对李贽思想进行褒贬。第(2)问考查李贽思想形成的环境,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李贽思想形成的背景。 答案 (1)历史观:抨击孔子、民本思想。 (2)原因:政治上:明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工商业者成为重要力量;文化上:明晚期,科举制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理学家鼓吹的理论具有虚伪性导致知识分子逆反。 16.阅读下列材料: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