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该设计论文已经通过各大高校老师审核认可并通过答辩,欢迎大家下载学习交流。如有疑问可随时联系店主,竭诚为您解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
题 目 掘进机可互换截割机构设计
指 导 教 师 李晓豁
院(系、部)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 号 0407100328
姓 名 孙鹭
日 期 2008年3月
教务处印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 设计课题的研究现状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问题。我国是产煤、用煤大国,目前一次能源消耗中煤炭占76%,而这些煤炭是如何得到,其中矿山机械占至关重要的地位。掘进机械在矿山井下设备中属于大型机械设备。它是集矿岩的破碎、装载和转运于一身。因此它的结构复杂。我国对掘进机的研制在六十年代开始。初始,掘进机的性能尚不稳定,经过从国外引进的掘进机进行消化吸收,我国已经能自主完成掘进机的国产化,但随着机械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掘进机械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需求等。从我国采掘机械的发展来看,掘进机械落后于采煤机械,因此,加快掘进机的研制已成为煤炭开产和生产发展的关键。所以,研制能满足各种用户需求,能实现掘进自动化的全能型机械势在必行;高效率、高质量并且能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的“绿色”掘进机也有待发展。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煤炭产业在我国的整体能源中占有至关重要的比例,而煤炭的不断消耗使得我国的能源计划在改变。如果,能在煤炭开采处更高效的进行,势必对能源的利用具有促进的积极作用。所以,掘进机械的时代也在更替,对高性能而又优质的工作空间的要求日益增长。这就需要掘进机械的设计更优化。因而掘进机械的创新和实际性将始终贯穿着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机械生产中。
本次设计是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通过本次设计,使得学生们认识到一个新机械产品的诞生不仅仅是努力的汗水更是智慧的结晶。而且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融会贯通、知识统一的集合,只有付出百分百的热忱和百分百的辛勤以及百分百的耐心才有可能做好一次的设计工作。从而也认识到机械的发展过程是一次次技术的更新和升级。不仅仅是机械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将会面临困难,都具有挑战性。所以需要我们拥有扎实的知识和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去克服以赢得新的突破、新的成功。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设计方案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等)
主要研究设计内容有如下方面:
了解掘进机的基本原理;
熟悉掘进机的基本结构;
明白掘进机截割机构中的各部件之间的关系;
进行掘进机截割头的初步设计;
进行掘进机截割减速器的设计;
截割机构参数的确定及尺寸的计算
分析其经济性及其它设计问题。
通过本次掘进机截割机构设计,使机组在截割方面得到改进,满足可互换性的需求,从而提高其经济性及实用性,增加效益。
三、研究进度
研究进度以及基本设计安排如下:
第 1 周 确定选题,了解设计内容。
第 2—5 周 毕业实习,搜集资料,了解机器。
第 6—9 周 进行初步设计(可互换截割机构确定)并绘制草图。
第 10—13 周 截割减速器设计。
第 14—15 周 绘制图纸。
第 16 周 整理说明书,确定终稿,准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贵轩.掘进机械设计[M].阜新:阜新矿业学院,1992.
[2]李晓豁.掘进机截割头设计与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
[3]李晓豁,谢锡纯.矿山机械与设备[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4]吴宗泽.计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1989.
[5]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6]王洪欣,李木,刘秉忠.机械设计工程学(I)[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7]唐大放,冯晓宁,杨现卿.机械设计工程学(II)[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8]Li XiaoHuo.Design of a Cutting Head able to Raise Life and Bene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