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7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PAGE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答谢中书书》
课标要求:
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采取合作讨论和问题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背诵并默写课文;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学习难点:
了解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文体简介:书,即书信,古人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作者简介:
陶弘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自主学习:
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猿鸟乱鸣(?????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自康乐以来(?????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 ) (????? )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
? ???????????????????????????????????????????????????????????????????????????
3.学生疑惑。
(1)??? ?????????????????????????????????????????????????????????????????????
(2)??????????????????????????????????????????????????????????????????????????
?
问题探究
1.学生翻译存在哪些不准确的地方?(四人小组讨论,教师补充) 2.全文可分三部分,请分段落并写出大意。 ????????????????????????????????????????? ????????????????????????????????
???????????????????????????????????????
????????????????????????????????????????????????????????????????????????????
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用课文原句回答)
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用课文原句回答)
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用课文原句回答)
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从四个方面)
7.“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
8.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
?
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10.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建议小组讨论)
?
?
?
11.比较《答谢中书书》和郦道元《三峡》,说说作者写景有什么不同?(建议小组讨论)
?
?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鸣叫;判断动词;的;从;再、又;它的;奇丽;…….人.
2、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3、学生疑惑。(略)
问题探究
1、略 2、(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2)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 (3)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年高二化5月月考试题.doc
- 2014-2015年高二化6月月考试题.doc
- 2014-2015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doc
- 2014-2015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
- 2014-2015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doc
- 2014-2015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doc
- 2014-2015年高二政治5月月考试题.doc
- 2014-2015年高二数5月月考试题 文.doc
- 2014-2015年高二数6月月考试题 文.doc
- 2014-2015年高二数6月月考试题 理.doc
- 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7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7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8《观潮》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8《观潮》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8《观潮》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30 诗四首《渡荆门送别》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八年级语文下册 18《同桌阿伦》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八年级语文下册 24《公输》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八年级语文下册 24《公输》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2015八年级语文下册 24《公输》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