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消渴文献的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伤寒杂病论》消渴文献研究 文颖娟’杨景锋 (陕西中医学院,威阳712046) 摘要:消渴属疑难病证之一,对其相关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探讨十分有必要。本研究以汉代 为研究背景,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切入点,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消渴文献的 回顾,提炼出张仲景对于消渴的认识集中在三方面:消渴的病因病机以寒邪凝滞、肾阳亏虚与胃中 郁热为主,消渴的治法方药以滋养阴律与蒸腾肾气为原则,消渴常易引发消耗性的变证,以此为基 础,与同时期有关消渴的代表性著作进行比较,提出了汉代消渴的总体认识。 关键词:张仲景;消渴;文献研究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于消渴未有明确的分类,其中所论多指口渴,也有谈及消渴,并探 讨了消渴的病因病机以及具体的治疗方药,并指出其可能引发的变证。以下从文献、特点几方面对 其中有关消渴的研究作一探讨: 1文献回顾 张仲景有关消渴的论述集中在在太阳病篇、厥阴病篇以及《金匮要略》的相关章节,其中详细 阐述了消渴的主要症状、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以及消渴病证可能引发的变证。如《伤寒论·辨太阳 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 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二》“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太阳 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 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金匮玉函经·卷第八·附遗》“猪肚黄连丸,治消渴 饮水,用雄猪肚一枚,入黄连末五两,栝萎根、白粱米各四两,知母三两,麦门冬三两,缝定蒸熟, 捣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厥阴 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跌阳脉浮而数,浮 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男子消 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问日:热在 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日: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 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肺痿吐诞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 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诞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己 渴者,属消渴。” 其中消渴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口渴、小便不利或小便赤涩;病因病机集中在三个方面:郁热内 蒸,肾阳虚衰以及由此引起的气化不利;针对于此,张仲景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以针对口 渴、饮水过多为主症的猪肚丸,针对小便不利、发热、口渴为主症的五苓散,针对小便不利为主的 木第一作者:文颖娟,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仲景学术研究·文史探源 肾气丸;并指出消渴日久,则耗伤津气,肺为娇脏,失其濡养,则引发肺痿,症见咳嗽、短气,治 以麦门冬汤。 2特点评述 2.1消渴的病因病机以寒邪凝滞、肾阳亏虚与胃中郁热为主 张仲景认为消渴总以口渴为主,但结合其它症状分析则消渴的病因病机有三点: 其一,太阳病不解,寒邪郁于膀胱,气化不利,津液停滞症见小便不利,津液停滞难以上乘口 舌症见口渴,表证不解其脉则浮。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 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者。” 其二,肾阳亏虚,难以蒸腾气化布散津液,津液难以上乘口舌,症见渴欲饮水;津液难以布散, 反渗于下,症见小便量多。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 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其三,胃中郁热,腐熟水谷,症见消谷;热灼津液,小便赤涩;滓液亏少,则症见口渴。如《金 匮要略方论·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 (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2.2消渴的治法方药以滋养阴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