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2yw05梦游天姥吟留别.doc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进一步了解李白及其作品。
2.熟读成诵,丰富积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把握情感脉络,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2.鉴赏“梦游”的意境,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培养古诗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学习诗人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
2.在理解诗人寄情山水是不满于社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从文章的内容上讲: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也是一首留别诗,更是一首抒情诗,作者是借“留别”来表示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2.从艺术手法上讲:李白是继屈原以后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李白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意境张扬、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要引导学生细加体会。
【解决办法】
1.简要介绍作者生平、艺术特色以及该诗的背景材料。
2.加强诵读指导,强化诵读,在诵读中反复体悟。
3.适当讨论,老师精要点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参照课文下的注释,在老师的指导下,疏通诗句的表面意思;理清诗歌脉络;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鉴赏重点段落;归纳诗歌要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诗句,诵读全诗。
二、导入新课
学生朗读课文。
三、介绍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不到两年就被赐金放还。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四、教师范读或背诵
让学生充分感知诗人的意绪。
五、指导学生诵读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不拘一格。这首诗形式上就比较自由,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上,而诗句节奏的多变则源于诗人意绪和诗的内容的发展变化,这是诵读中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点。例如:
1.第一段前四句交错使用五、七言句,这种节奏的诗句要读得轻快些。这里,诗人想告诉读者的是,他有求仙的愿望,并认为海上寻仙难以实现,而高山寻仙倒有可能。据此,前两句要轻读,后两句可稍稍加重,使之有鲜明的对比色调。后四句全用七言,节奏整齐划一,须读得雄浑有力,气势贯通,以表现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这是为下文述梦游经历张本,读完可作稍长停顿。
2.第二段开头两句应轻出,唯“飞”字应稍重,表现诗人高蹈出世的气概。以下四句亦应读得轻快。“送”,要读得亲切,因为诗人一向爱月,视月如友。“栗深林兮惊层巅”以下,节奏变化极快,先作六字句,忽改作四字句,忽又作七字句。六字句写诗人惊定时所见,宜读得舒缓,为下文蓄势;四字句写诗人惊奇于自然界之神力,应加快读的速度,两字一顿;七字句(“青冥”两句)写仙境初开,诗人惊喜异常,仍须读得舒缓,声调要开朗。
3.诗末两句节奏长短不齐,前五拍,后四拍。这是诗人特意安排的。如改为“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则显然不如原句顿挫有力。“安能”二字须重读,并适当延长,再读以下14字,才有高屋建瓴之势,这样来结束全诗,自然余韵无穷。
此外应注意的是,我国古代诗歌以两句为一联,已成一种定式,一出一对,上下呼应,读起来自有和谐之美,意思也完整。但个别也有“三句一意”的,如这首诗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读时须气势连贯,不宜在第二句后断开,以免破坏诗意的完整。因为只有一气读出“且放”以下14字,才能回答“何时还”的问题(意思是,此去寻仙,不再回来)。
六、学生诵读,理清诗歌脉络
诗歌脉络: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惊叹→临别寄语
七、熟读成诵。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外练习二、三,为下节课讨论做好准备。
附:板书设计
诗歌脉络:入梦之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惊叹→临别寄语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学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精彩部分
引导学生鉴赏诗人笔下淋漓酣畅、引人遐想的“梦游”。
1.内容上
一人梦,便有不食人间烟火味——诗人竟然在镜湖上空飞行,又值月夜,月光把他的身影投在清澈的湖水中;飞过镜湖,月儿依旧伴着他,直送他到登山的起点——“谢公宿处”。接着写登山。本来是险峻的路,但诗人却毫不费力,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飞升一样到了山巅。这时已是黎明,眼前出现了一幅雄奇的画面: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莽苍的群山。他又听到了桃都山顶天鸡的啼叫。这当然还不能说是仙境,们已经是接近仙境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伟大的悲剧.doc
- 23登上地球之巅.doc
-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第1课时)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第2课时)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4.1.3 弧、弦、圆心角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4.1.4 圆周角(第1课时)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4.1.4 圆周角(第2课时)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4.1.4 圆周角(第3课时)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25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批招聘编制外聘用人员16人笔试备考题库(1)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机关服务中心招聘工作人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云南昆明东川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招聘编外口腔医学医生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云南昭通绥江县民政局编外聘用人员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云南红河建水县坡头乡卫生院编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云南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云南红河州教育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红河州第一中学)急需紧缺人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docx
- 云南文山富宁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编外人员通告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云南曲靖市马龙区应急管理局招聘10名综合应急救援队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云南昭通彝良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5名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