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 修《伶官传序》课堂教学实录2篇.docVIP

新人教版选 修《伶官传序》课堂教学实录2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选 修《伶官传序》课堂教学实录2篇.doc

如果说阅读如同解牛,那么就应该是那位庖丁。 自渎课文《伶官传序》,头绪复杂,史实众多,在一节课里处理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翻阅《疱丁解牛》,目光扫过其中的语句:“依乎天理,批大窽,导大卻,因其固然……”我的心忽然一动,我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窽卻,才能在复杂的“牛体”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吗? 一丝灵感的火花从我心头闪过…… 踏着铃声,我走进课堂。 我在《疱丁解牛》的标题下写了几个年代:公元908年、912年、926年。提了第一个问题:主人公李存勖在这几年里,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莫名其妙,怎么出这样怪问题?学生多少有点奇怪,有人脸上露出惊疑之色——我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学生紧张着看书,可有几个人看着我,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我请学生看注释,再请他们推算。 虚惊一场,原来是一道简单的小学算术题。结果很快出来了:908年是17岁,912年是21岁,923年是32岁,926年是35岁。 我提出第二个问题:这几年里,在李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尽可能用书上的原句来回答。 学生在字句中寻觅,时而低声交换着意见。气氛紧张而不乏活泼,热烈而不失秩序。 一切都在预想当中,我似乎看见那把无形的牛刀正顺利地运行。 一学生指出了:17岁时,接受三矢,继父遗志。我立即让学生齐声朗读:“其后用兵……负而前驱。”铿锵的节律中,一位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年轻统帅形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结合注释,又有学生指出:21岁时“系燕父子以组”(灭燕);32岁时“函梁君臣之首”(亡梁),然后“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立了后唐。从受命到立国,经过了整整15年。 这里,我简单地插说庄宗宠信伶人使朝廷上下离心的情况。让大家接着找出35岁时发生的事。 一学生完成了任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我请一位声色淳厚的学生,用缓缓的节奏,读:“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 课堂上一片寂静。在凝重的气氛中,我让学生静思两分钟,想象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泪下如雨的悲惨情景,并和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武进行对照比较。 在这无声的寂静中,学生心潮翻滚。 我不失时机地把问题引向深入: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的3年。这一盛一衰,它的关键是什么呢? 水到渠成。学生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的论点就这样鲜明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接着,大家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呼应论点的结论:“忧劳……亡身。” 课文到这似乎可以结束了。下课的铃声快响了。 我要让课文在高潮做结束,我要在结束前再掀起一个波澜。 出其不意,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一百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这件史实,是为什么呢? 一石击水,浪花四溅。涣散的心神重新聚拢。短暂的紧张思考,找到了作者行文目的之所在。 我请大家共同来翻译这个发人深省的句子:“夫祸患……岂独伶人也哉?” 在深深的感悟和警策中,我下课了。 附板书: 伶官传序 时间?事件?结论 908年?受命继志 (17岁)?(其后用兵……前驱) 盛?912年?系燕父子以组 (得)?(21岁)?忧劳可以兴国 923年?函梁君臣之首 盛衰之理?(32岁)?(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岂非人事哉 衰?926年?身死国灭 (失)?(35岁)?(一夫……困之)?逸豫可以亡身 历史教训:祸患……也哉 说明:本教学设计一般适用于开公开课,一节课完成。 一、导语: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但她也曾经写了一首豪放派气壮山河的绝句,表达了她对古代英雄思念、崇敬之情的,大家知道是哪一首吗? 生:《夏日绝句》 师: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惨败,同学们记得吗? 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师: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的原因呢? (板书:伶官传序?欧阳修) 解题:伶人,宫廷中的乐人,伶官,伶人做了官。欧阳修为伶官写了一部传,本文是它的序言。 二、预习检查: 大家课前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出示投影: 1、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欧阳修;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3、诵读检查; 4、理清文章的结构与思路] 1、首先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欧阳修。 学生交流 [师补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我们初中学习过他的《醉翁亭记》,记得当中的名句啦? 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师:晚年号“六一居士”,怎么叫“六一居士”呢?“六一”? 生:六一儿童节! 师:那时还没有儿童节呢!六一何谓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