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构造结的形成演化和深成岩浆活动的关系.pdf

帕米尔构造结的形成演化和深成岩浆活动的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帕米尔构造结的形成演化与深成岩浆活动的关系 罗照华柯珊莫宣学梁涛 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l 分离、上升和定位(图1),把造山带分为两种类型:具顺时针(CW)pTt轨迹的变质带的造山带,具反 达峰值在后,花岗岩在造山旋回的中期和晚期侵位;CCW造山带地壳增温在前,地壳加厚作用在后, 花岗岩在造山旋回的早期侵位。 帕米尔构造结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 撞、挤压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是揭示青藏 高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地区。根据地球物 理研究结果及岩浆作用事件研究,邓晋福等 (2001)提出了青藏高原岩石圈不均一性的观 点,将其划分为帕米尔型、羌塘型和念青唐古 拉型,并将其归属为岩石圈演化的不同阶段 (分别对应于早期、中期和晚期构造相)。地 球物理研究表明(滕吉文等,1984),在兴都 库什与帕米尔地区,大量地震集中分布于东经 70。一72。和北纬36。一37。这一有限的范围 内,震源深度小于50km的浅源地震主要发生 在几条褶皱山体的南麓或东麓,并与这些山脉 平行;大于100km的中源地震则密集在一起, 很难再分带,震源面呈“v”字形展布,南侧 地震震源面以45。角向北倾斜,北侧以60。 51D 7)] 目D 110] 角向东南倾斜,震源最大深度为300kin。这条 深达300km呈“v,’字形展布的密集地震活动 带,邓晋福等(2001)称之为“活动的造山岩石圈冷根”,被作为岩石圈结构演化早期构造相的典型 代表。然而,近年来的地质研究表明,帕米尔地区新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异常发育(潘裕生等,2000: Panetal,1996),这表明该区岩石圈并不总是冷的,仅新生代这一时段就经历过复杂的变化,可能 经历了由冷变热再变冷的转变。岩浆活动与帕米尔构造结的形成是什么关系呢? 1岩体地质与岩石学 在青藏高原北部,两条巨大的走滑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和喀喇昆仑断裂带)特别引人注目, 被认为是亚洲大陆最大的转换断层。沿着喀喇昆仑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带,展布着6个新生代碱性 体是区内最大的碱性杂岩体,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县城西侧,近南北向展布,面积约200km2,是新生 代沿着喀喇昆仑断裂带上升侵位的产物。该区位于青藏高原西部构造结的腹部,是青藏高原几个大 面积出露新生代侵入岩的地区之一,对于探讨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63 研究表明,塔什库尔干地区的新生代侵入岩体由碱性正长岩类和偏碱性花岗岩类两部分组成(图 2)。其中碱性杂岩体中包括暗色粗粒碱性正长岩、暗色中细粒碱性正长岩、球粒状碱性正长岩、中 粒碱性正长岩、斑杂状碱性正长岩、碱 性花岗岩以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脉和辉 绿岩脉等。分别组成暗色岩系、浅色岩 系和脉岩三个系列。岩石学、矿物学和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柯珊,2003), 碱性正长岩类具有与花岗岩类完全不同 的演化路线,其中碱性正长岩类沿着 QAPF双三角图的左侧边缘由下往上演 变,构成一个由贫石英到富含石英的演 变趋势;花岗岩类则变化范围很小,由 二长花岗岩到正长花岗岩,表明它们具 有不同的成因属性。 Ⅲ:垂j_i{j¨jp#黼《∞黼{ 2同位素年代学 一_{》I■“·鬟㈣:抽}曩、# 同位素测年数据是当代地质研究最 图2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地质略图(据潘裕生,2000,修改) 重要的手段之一。王军(19981利用采 l_元古代;2一奥陶系至泥盆系:3一石炭系至三叠系;4一三叠系至白 自7个不同高程的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 垩系;卜第四系:6一第三系未分;卜下第三系;8—中生代花岗岩;9 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的分析研究,认 白垩纪花岗岩;lO一第三纪花岗岩:11第三纪正长岩;12一旱古生 为该区自5Ma以来经历了脉动式的、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