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 九上专题《气象物候》word教案.docVIP

苏教版语文 九上专题《气象物候》word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 九上专题《气象物候》word教案.doc

专题?气候物象? ?????????????????????????????备课人:oklk?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疑析难的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内容。? 2、了解气候物象的基本知识,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4、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诵读四首古诗。?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一教时? 学习四首古诗? 一、情景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很多文学知识,得到了美得享受,也让我们理解许多物候气象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首,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塞下曲六首(其一)》?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诵读、理解、赏析),找一同学准确地有感情地读这首诗。? (2)齐读这首诗,并体会诗所表达的意思? 小组讨论明确;到了五月,祁连山仍就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天寒地冻。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跨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句中就可以抓住重点词“晓”和“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读了不禁肃然起敬,为之击节赞叹。? (4)了解本诗中有关物象知识的记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这里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夏历五月,按理是一年中炎热的季节,可是祁连山上只有皑皑的白雪,哪里有烂漫的春花,原因是高度差异。? (5)背诵这首诗。? (6)引导学生阅读《塞下曲》的其它几首。? 2、因第二首还是李白的诗,让学生试着自己去阅读、赏析。? 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自己心中所想,提自己心中所惑。教师只是在学生解决不了时,给予适当地补充。结合素材教学片,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 3、学习第三首《塞下曲》? (1)学生交流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如有不再近一步补充。? (2)自由朗读这首诗,领会它的意思。? 提示: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退,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战士们的弓箭刀枪。? (3)选择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如: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没有用正面描写的方法,而用侧面烘托,没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情景,所谓“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扣人弦,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4)了解本诗所含的物象知识? “月黑雁飞高”月黑雪猛,非大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暗示定有敌情。? (5)背诵这首诗。? 4、学习第四首诗? (1)了解苏轼及其代表性的作品。惠崇,北宋僧人,能诗能画,尤擅水禽。? (2)自由阅读这首诗,体会其内容。? 提示:竹林之外,有三两枝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提示:注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4)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本诗。? (5)了解诗中有关的物候知识:? (看到了蒌蒿满地、芦根发出短芽,就想到了河豚正在溯江而上。)? 三、拓展想象。?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还有那些诗中体现了物候现象?? 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2、杜甫的《梅雨》? 四、布置作业:? 1、理解并背诵四首诗? 2、完成《导学与测试》的单元练习。? 五、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网络,查找、筛选、整理自己想要研究的内容。? 2.学习用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某一小知识。? 3、了解文中所寓含的气象物侯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学习筛选信息及按要求用生动的语言改写所筛选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1、感知内容:? 认真阅读这组文章,从多面角度多侧面了解有关云识天气、物候和物候学中的物候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每篇文章的观点、价值观一一进行考察。?? (1):阅读《看云识天气》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①了解如何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②理解说明语言的通俗准确性。说明方法的恰当性。(分类别、打比方等)? ③了解文中所出现的气候物象的知识。? 如: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