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梦影等: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
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
张梦影,冯玉红
(海南大学理工学院,海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 总结了近年来细菌纤维素研究最新进展,并 (3)由于其内部有很多“道”因而有良好的透水、
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发展方向。 透气性能,具有很强的亲水性,能吸收60,0倍于其干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 重的水分,并具有高的湿强度。
中图分类号:TN304 文献标识码:A (4)细菌纤维素具有较高的生物适应性,并且在
自然界可直接降解,不污染环境。
文章编号:1001—973l(2006)增刊一0687—02
1 引 言 3细菌纤维素的合成研究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简称BC,或称微美国Brown研究组对Ax中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酶
生物纤维素,microbialcellulose)是某些微生物经液态及其基因以及合成的细菌纤维素丝的组装形态进行了
发酵形成于液体表面的凝胶膜状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系列研究[3~5]。该研究组在研究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
是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糖,在食品中称之为纳塔(na— 维素过程中用一种荧光增白剂阻止了生成的纤维素链
ta)。在产细菌纤维素的细菌中以木醋杆菌(Aceto—之间的氢键的形成,从而干扰了纤维素链之间扭结成
bacter
xylinum,简称Ax)为高产菌。纳塔很早以前就微纤丝和丝带,使得其结晶受到限制,但这种影响是可
在东南亚和非洲一些地区作为食品。但对于细菌纤维 逆的,当除去该化合物,细菌纤维素的增长排列又会变
素作为材料的独特性能的真正认识是从20世纪50年得有序。由此在合成过程中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制备
代以后,特别是1978年Brown教授描述了木醋杆菌
期望的结晶度的细菌纤维素,而不改变其相对分子质
合成细菌纤维素的极大资源和可开发前景,引起了学 量。合成初期的细菌纤维素的晶型主要是纤维素晶型
术界对细菌纤维素的极大关注[1]。因此近年来对细菌 I的单分层排列,后续出现的纤维素Ⅱ型是在体系受
纤维素的研究也比较活跃,本文据此对近年来的研究 其它条件的影响形成的[6]。
成果进行综合阐述。 在培养液中添加的6一磷酸壳聚糖被降解成为齐聚
物再被用作碳源合成进入细菌纤维素的分子链‘71,可
2细菌纤维素的独特性质
通过这种方式合成得到因含有少量杂糖而带有新功能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是木醋杆菌将分泌的上千条纤 基团的细菌纤维素。另有研究发现在木醋杆菌体内同
维素链装配成纤维素丝,纾维素丝通过氢键形成纤维 时存在纤维素合成酶和降解酶[8],可以通过调节合成
素膜[1]。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在基本结构上没有 条件来控制两种酶的活性从而实现控制合成细菌纤维
明显的不同,都是由吡喃葡萄糖单体以|3—1,4一糖苷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但由醋酸菌属产生的细菌 还有的研究是以葡萄糖或果糖等作为碳源来寻找
纤维素一些方面不同于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纤维素而具 细菌纤维素高产的优化合成条件[9],或者采用生物技
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术提高合成酶的活性[1叩来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也有
(1)细菌纤维素纯度高,结晶度高和聚合度高,并 用椰子水作为培养液研究供氧量等对产纤维素凝胶厚
且以单一纤维存在,这样在制备一些微小纤维产品 度(即产量)的影响[11’12]。
(microfibril)时非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铁矿石中与混匀过程的物理数学模型研究.pdf
- 生态护坡根系纤维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室内实验研究.pdf
- 文--理-知识视野交融中的-人体科学-课程研究和教学.pdf
- 南水北调整穿黄倒虹吸输水工程水力试验的研究.pdf
- 论普通话重音层级性.pdf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素的研究进展.pdf
- 肉用羊杂交小尾寒羊的后代生长性能的研究.pdf
- 论战略管理会计地研究热点.pdf
- 企业创新资源和融资结构%3a理论和实证--基于中国创业板的经验证据.pdf
-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地研究进展.pdf
- DB37_T 5106-2018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OCR).pdf
- DB37_T 5172-2020 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8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x
- DB37_T 4384-2021 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无损检测技术规程(OCR).pdf
- DB35_T 1433-2019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OCR).pdf
- DB13(J)63-2011 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2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pptx
- DB37_T 2366-20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第1讲 计数原理.pptx
- DB37_T 2367-2022 《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