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丧服总图 斩衰 三年 用至粗麻布为之,不缝下边 齐衰 一年 用稍粗麻布为之,缝下边 大功 九月 用粗熟麻布为之 小功 五月 用稍粗熟麻布为之 缌麻 三月 用稍细熟麻布为之 孔子: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三)“重罪十条” 反逆 大逆 叛 降 恶逆 不道 不敬 不孝 不义 内乱 一、司法机关的变化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的变化 (一)大理寺与律博士 (二)中央司法行政机关的形成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一)出现程序法性质的独立篇目 (二)建立直诉制度(登闻鼓) (三)刑讯逼供猖獗 课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纳礼入律” 2.《新律》 3.《晋律》 4.《北魏律》 5.《北齐律》 6.《张杜律》 7.《服制》 8.“准五服以制罪” 9.重罪十条 10.九品中正制 11.大理寺 12.登闻鼓 13.测罚 二、简答题: 1.魏《新律》比汉《九章律》有哪些发展? 2.与汉、魏律相比,《晋律》有哪些特点? 3.简述《北齐律》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4.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典体例的变化。 5.简述魏晋时期律学兴盛对法制的影响。 6.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贵族开始享有哪些减免刑罚的特权? 7.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诉讼制度变革的积极成果。 三、论述题: 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形式的发展变化。 2.为什么说南北朝时期的法制“北优于南”? 3.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4.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机构的演变。 5.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进一步儒家化的主要体现。 (公元220—公元589年) 第一节 立法概况 第二节 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司法制度 一、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 二、主要立法成就 三、法律形式的发展 第一节 立法概况 一、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 德主刑辅(引经决狱)——引礼入法 曹操论礼刑关系 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高柔传》 (一)三国时期:重视“法治” (二)两晋时期:“礼有等差” (三)南北朝时期:以德礼为主,引礼入法 一、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 二、主要立法成就 (一)三国时期——《曹魏律》(新律) (二)两晋时期——《晋律》(泰始律) (三)南北朝时期——《北齐律》 1.删繁就简 2.改《具律》为《刑名》第一 3.增加篇目(“魏律十八篇”) (一)三国时期——《曹魏律》(新律) 《刑名》《盗律》《劫略》《贼律》《诈律》《毁亡》《告劾》《系讯》《断狱》《请赇》《兴擅》《乏留》《惊事》《偿赃》《户律》《捕律》《杂律》《免坐》 新律的篇目 1.增加《法例》等篇目(20篇) 2.精简律令辞章 3.增加律疏注释 张斐 杜预 “张杜律” (二)两晋时期——《晋律》 张斐、杜预对律学的发展 区分律、令的界限 杜预: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违令有罪则入律。 法律解释规范化 其知而犯之谓之故, 意以为然谓之失, 违忠欺上谓之谩, 背信藏巧谓之诈, 亏礼废节谓之不敬, 两讼相趣谓之斗, 两和相害谓之戏, 二十种主要罪名 无变斩击谓之贼, 不意误犯谓之过失, 逆节绝理谓之不道, 陵上僭贵谓之恶逆, 将害未发谓之戕, 唱首先言谓之造意, 二人对议谓之谋, 二十种主要罪名(续) 制众建计谓之率, 不和谓之强, 攻恶谓之略, 三人谓之群, 取非其物谓之盗, 货财之利谓之赃。 凡二十者,律义之较名也。 二十种主要罪名(续) 1.十二篇体例 2.创《名例》律 3.内容精炼(949条) (三)南北朝时期——《北齐律》 北齐律篇目 名例 禁卫 户婚 擅兴 违制 诈伪 斗讼 贼盗 捕断 毁损 厩牧 杂律 北魏:《后魏律》 西魏:《大统式》 北周:《大律》 东魏:《麟趾格》 北齐:《齐律》 北朝各代立法 北齐律的影响(律系表) 法经——秦律——汉律——曹魏律——晋律 (九章律)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