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抗病毒作用地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 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同时半定量地研究数千条基因的表达状态,可以从微 观基因水平研究针刺的整体机制,并从分子水平判定其疗效,为探讨针灸的作用机制开辟新途径。 王米渠等[9】应用基因芯片研究针刺涌泉穴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 现,针刺涌泉穴对衰老大鼠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涉及免疫、生长发育、基础代谢和细胞骨架运动等 多个方面。提示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同时半定量的研究数干条基因的表达状态,可以从微观基 因水平研究针刺的整体机制,并判定其分子疗效。 3展望 基因芯片技术足当今分子生物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具特点是高通量、大规模、平行性分析 及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同时半定量地研究数千条基因的表达状态,可以从微观基因水平研究针刺 的整体机制,改变了以往把生命现象分解分析的思维方法。对生命科学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 针刺研究与它的结合显然是探索性的和初步的,二者的结合有待于找到更好、更具有建设性的契 合点,有待于不断积累实验资料和完善技术水平。 研究中应注意整体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针刺通过经络胡俞穴的全身整合作用而取效,可引 起人体各系统生理、生化水平上多项指标同步变化,割裂各种相关联系,片面的研究某一方面有 悖于针灸医学的整体观念,因此。研究中最好找到能体现整体变化的微观量化指标,实现整体研 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 参考文献 [1]StippD.Genechipbreaktllrou曲[J】.Fortune,1997,31(3):56—73 【2】蔡宝昌,殷武,王天山.探索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0,2 (6):12.15 【3】于建春,于涛,韩景献.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腧穴和非腧穴针刺效应差异[J】.中国针灸,2002,22(11):749-751 【4】杨丽萍,王明臣,王米渠,等.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针灸对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辽 宁中医杂志,2006,33(3):257-258 【5】周美启,周逸平,汪克明.基因芯片技术在经脉脏腑相关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针灸,2005,25(3):197-200 【6】张卫,王米渠,施茵.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针刺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江西中 医学院学报,2004,16(4):53.56 [7】陈泽斌,王华.针刺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生物学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8):573—576 [8】谭从娥,黄信勇,吴斌,等.骨关节炎肾阳虚证个案的温针疗效及基因表达谱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13(20):2662-2664 【915E米渠,张卫,李珉,等.用基因芯片筛选针刺衰老大鼠涌泉穴的318个差异基因初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844.847 2002,22(1 中草药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尚若锋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病毒以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致使许多病毒性疾病至今仍缺少效果确切的防治方 法。对病毒病的常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预防,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疫苗为最常用的方法,但其 只能用于预防,且病毒血清型多,病原易发生变异,使病毒病难以防治。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 临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常规的抗病毒药 物似乎更显得苍白无力,而中医中药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于是越来越多的 学者把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中(兽)医药学,试图从中草药中研究、开发出新型的抗病毒药物。 ..44..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许多中草药不仅可以直接杀灭病毒,阻断病毒繁殖过程的吸附、穿入、复制、 转染中的某一环节而起到直接抗病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激发调动机体 的免疫防御系统起到间接抗病毒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很多中药抗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不但 注重中药抗病毒感染药效学的作用,同时广泛开展了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1.中草药抗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科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DNA病毒,现已发现100种以上。已知与人类疾病 的治疗药物很少,且有毒副作用大和耐药性等不足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