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神农本草经》药学成就探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农本草经》药学成就探析 谭同来文加进 湖南堪株州市药品检验所(椿州412008) 炎帝神农以姜水成,生而异德,故以姜为姓。始作末耜,教民耕种,号神农,自西徂 东。【‘1作赭鞭、钩埔,从六阴阳,与太乙巡五岳四渎,土地所生草石,骨肉心灰、皮、毛 羽,万千类,皆鞭问之,得其所能治主,当其五味,一日七十毒。¨j遂有神农本草三卷。 这就是古代文献记载《神农本草经》的来历注脚。其实史学家认为:药性始于神农,上古 之时,刀圭火齐.书契未作,文字未传,并非开天明道之始祖“述而不作”,而是后人 “信而好古”,著书立说必高远其所从来。“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学。”¨J 《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200年,历经战国、秦、汉时人增益而成。总结了公元第二世纪 以前。我国治疗用药的经验.但原书已佚亡,最早见于梁《七录》,辗转保存于历代本草 著作中。晋唐时期,医家奉之为“用药之圭臬,临证之津粱。”翕然宗之。笔者根据清孙 星衍辑的《神农本草经》。就本书的药学成就作以探析,不妥之处,就正于同道。 ~、三品定位、目随钢举,肇具药物分类之端倪 科学理论的确立,无不是通过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认识中得出正 确的理性结论。刘恕《通鉴外记》云:“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尝草木之滋味.水 泉之甘苦,尝~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以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民 们为了生存而采食和狞猎,接触并逐渐了解了这些植物和动物、矿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在辨识和使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尝试、观察.逐步结累了零星的、分散的、肤浅的药物 知识,并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直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风起之涌,社会改 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秦、汉王朝的先后建立,使封建制度进一步矾固,社会经济 也得到新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在这样深厚的社会土壤上得以蓬勃发展。医药学也出现 r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然而,大千世界,物竞天择,物各有性,性各有用,其可供药 音,俯拾皆是。举凡土百草木,鸟兽虫鱼,宏微巨细,无所不包,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怎样总结前入的用药经验:构建药物分类体系。《神农本草经》序录云:“上药一百二十种 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 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一百 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雅气,破积聚疾者本下经。” 书凡三卷,载药365种,法365度,一度一日,以成一岁。其中收集植物药252种,动物 药67种,矿物药46种。采用有毒无毒,区畛物类的方法。以上品“主养命以应天”.中 品“主荐吐必应人”,下品“主治病以应地”的三品定位为钢,依次介绍药物正名、性味、 主治功用。逐一条陈,目随纲举,较好地解决了药物汇集的编写体例,井井有条地展示了 中药的性能归类。这种上中下三品之分虽然比较原始,但已肇具药物分类之端倪。延续干 ·9· 年,积习成规,罕能厘正。后世许多综合性本草著作仍未逾三品之窠臼。如粱代陶弘景 《抻农本草集注》、唐代《新修本草》、宋代≮证类本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增朴而成。 二、药分性昧、言简意赅.探究药性理论之渊薮。 《神农本草经》以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有毒无毒总括药物的性能,均建立在“格物 穷理”的实践精神上,通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论草木、金石、禽兽之性, 而台于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41受宇宙的整体观和朴素的阴阳五行学说支配,提 出了中药的基本性能,并指出:“不得违越。” 1.四气五昧定药性:《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成、甘、苦、辛五味,又有 寒热温凉四气”。书中标明药性寒热日寸,但不言气,独以昧字冠之,而寒热、温凉四气之 中,药物记载并无凉性之品,主要涉及寒、微寒、温、微温和平五种药性,其中记载温性 的药有95种、热性的药1种、寒性的药125种、平性的药123种;五昧中酸味的药有15 种、苦味的药有128种、辛昧的药98种、甘味的药79种、咸昧的药有35种。这些都是 先民们长期的口感揣摩感知和按照五行标味,将赤、黄、青、白、黑取象比类而定的,后 世医家精其气味,识其阴阳,用药之要矢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2.君臣佐使明配伍:在《神农本草经》中,借鉴封建帝王的官爵俸位以指导药物的 配伍使用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