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浅埋基础的单桩沉降的一种解法.pdf
维普资讯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1年第 5期 总第 169期
带浅埋基础的单桩沉降的一种解法
杨军龙 ,孙邦臣
(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2.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宁渡分院,浙江 宁渡 315040)
[提要】在赋折线模型基础上推导单桩桩侧摩阻力的分布,以Mindlin课题的弹性理论解求解桩底土体的沉降
推导工一系列单桩沉降的解析表达式,计算蛄果可直接用于单桩分析。
[关键词】荷裁传递函数;f-2曲线;滑移;单桩沉降解析解
[中圈分类号】qE433。1~4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007—9467(2001)05—0045 o4
在计算桩基础 的承载力时,通常假定建筑物的重量全 (4)桩侧土 {一 关系为理想弹塑性关系 (见图1)不考
部由桩传至地基中去,承台仅起连接桩顶和传递上部荷载 虑桩端承载力
的构造作用。在上部土层为软土的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 r牟
时,上述假定是正确的。
I
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如在软土地区,上部土层经常有
1—2m的硬壳层。硬壳层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当上部结构的 L一~一— —
荷载较轻时,可以作为天然基础直接利甩;当上部结构的荷 l /
载较重时。则会因承载力不满足或下卧层沉降过大而不能 1/
直接利用。这时用上述假定则较为保守。应当考虑部分荷 — — —
载通过浅基础直接传至地基,这种浅基与桩基共同作用的
观点应当说是正确的。这时正确求解浅基与桩基的荷载分 囤1双折线模型
担比成为设计的关键。
浅基础的沉降一般均以弹性半空问表面作用一个竖向 (5)桩侧土体剪应力达到 时桩土间发生滑移;
集中力时的B硼 e日q课题为基础。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设 (6)土体为理想半空间弹性体;
计规范)(GBJ7—89)中天然基础的沉降计算即为如此。因 (7)桩身范围内的土体压缩 由浅基荷载产生 ,桩端以下
此本文拟以布氏命题的位移解为基础求解桩与桩侧土之间 土体压缩由桩基荷载产生。
的相对位移。 二、带浅基础桩基的荷载传递机理
桩基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确定单桩沉降和承载力 目
前对于单桩的分析 .主要还是在于承载力方面。对沉降的 不带浅基础时.单桩桩身位移S(z)和桩身荷载 0()随深
分析相对较少.通常单桩的沉降分析是基于Mindlm课题的 度单调递减。桩能晕阻力 目(=)自上而下逐步发挥。其发挥程度
弹性理论解 .如BmzI咀(1螂 ),杨敏等(1嘶 )。其它比较著名 与娃土阅的相对位移量有关。桩徊摩阻力在桩顶处发挥得最
的有Ii直r出ph&wash_(1978)提出的剪切位移法和 Seed& 充分.传递值最大;向桩尖处逐新j壶小。桩尖处发撵最小
re (1957)提出的荷载传递方法(通常也称之为 l一:曲线 但是.当桩基带浅基础时.其荷载传递机理则正好相
方法)。荷载传递方法因形式简单、易于应用而得到了广泛 反。由于浅基础 的存在,限制了桩璜范围内前桩土相对位
的重视和应用.很多学者专家曾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研 移,因而削弱了桩基上部分的摩阻力发挥。当荷载水平较
究,提出了许多实用的荷载传递函数摸型,如双曲线摸型,双 低时,由于刚性桩的弹性摸量远大于土体的弹性摸量,因而
折线摸型.指数一对数型等等。其中以双折线摸型比较简单 荷载几乎全部由桩基来承担 ;随着荷载承平的增加,桩体与
且较符合单桩实际工作状况,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 土体问的相对位移有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母差保护的一点认识.pdf
- 对洪泽湖西部湖滨生态建设的探讨.pdf
- 对流—扩散型问题Bubblc—稳定有限元分析.pdf
- 对浙江山地地貌发育的几点新认识.pdf
- 对环境会计的重新思考_马自俊.pdf
- 对玻璃幕墙节能设计的研究.pdf
- 对石屏县宝秀镇规范农村集体_三资_管理的建议_何文波.pdf
- 对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pdf
- 对砖混结构设计的探讨.pdf
- 对称性在曲线积分中的应用.pdf
- 2025年中国木头雕像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CD碟套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叉车空滤器总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三轴集装箱半挂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竹炭小风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语文部编版测评练案-学案71 标题类探究(含义、作用、意蕴).docx
- 2025年中国竹叶纹鞋底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语文部编版测评练案-学案73 分析结构思路.docx
- 2025年中国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语文部编版测评练案-学案74 分析句段作用和局部思路.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