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潞安王庄煤矿6.0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潞安王庄煤矿6.0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设计论文已经通过各大高校老师审核认可并通过答辩,欢迎大家下载学习交流。如有疑问可随时联系店主,竭诚为您解答!!

1 矿井概况与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位置与交通 井田位于太行山脉中段之西坡,太行山脉大致呈南北方向伸展,其最高点的标高达+1500m以上,从大地构造而言,太行山脉中段为一大背斜构造,山之东侧陡峻,西侧平缓,山西高原即为西侧之平缓地带,地形标高渐次降至+1000到+900m。地貌上限制煤田的另一因素为文王山,文王山系太行山脉的分支,大致呈东西方向伸展。文王山为一背斜构造,山顶最大标高不超过+1100m,主要由奥陶纪石灰岩构成,文王山两侧地区大部分为黄土所覆盖,厚达百余米。该区位于文王山南侧,区内地势起伏不大,均被较厚的第四系黄土所覆盖,井田北部较高,南部较低,最大标高940m,最小标高900。相对高差40m。 1.1.2水文 区域地貌为浊漳河河谷一、二级阶地,为第四系更新统晚期的沉积物,含有丰富的孔隙水,二级阶地底部有黑灰色亚粘土,有层理,部分地区有薄层透镜状沙层,土质比较松软,形成一些较大范围的含水层,二级阶地又为山前洪积、坡积地带,山前裂隙水及孔隙水都经二级阶地排泄,补给一级阶地和河槽。 井田内河流较少,水系为浊漳河支流,区内没有较大的河流,仅有少量的干沟发育,只有雨季才有流水。 1.1.3气候与气象 井田地处黄土高原,区域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年温差和日温差变化较大,夏季午间较热,晚间较凉。年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为2598.6小时。蒸发量为降雨量的3倍多。              蒸发量:据屯留县气象站1967年~1987年统计,年最高蒸发量1978年为 1996.3mm,年最低蒸发量1985年为14938mm,20年平均蒸发量为1731.84mm。 降雨量:年最高降水量1971年为917.00mm,年最低降水量1986年为311.8mm,年平均降雨量为558.8mm,全年降水量的62.5%,集中在夏季(6-8月份),秋季降水量占21.2%,春季降水量占13.5%,冬季季降水量占2.8%左右。全年雷雨最多日数1985年为44天。日最大降水量1972年7月7日达109.7mm。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 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1978年7.8℃,年平均最高气温为9.7℃,19年平均气温为9.15℃。日最高温度1972年7月5日为37.4℃,日最低温度1972年1月27日为-29.1℃。 风向及风速: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48m/秒。最大风速为14~16m/s。 冰冻期:是每年10月至次年的4月,最大冻土深度1977年2月为75cm。 1.1.4地震烈度 据长治市地震局介绍,晋东南地区除1890年武乡县曾发生过5.5级(裂度7度)地震外,尚未发生过4级以上地震。而4级以下的小震比较频繁。近年来,潞城微子镇,长治县司马,漳泽水库等长治地震活动区发生的3.5级地震达十次以上。在此应该提及的是,由于临近地区发生的大地震波及本区,同样具有破坏性。如1303年洪洞及临汾8级地震,1614年平遥6级地震,1737年新乡5.5级地震等使本区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震灾。 据1977年《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1.1.5 水源 区内可作为供水水源的含水层及地表水体如下: (1)第四系冲积——洪积含水层 为区内农业灌溉及村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抽水试验资料及水质分析,该层含水丰富,水质较好,但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不适宜大规模开采。 (2)基岩风化带含水层 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含水较丰富,具有承压性,水质较好。但由于距离松散含水层较近,中间无明显的隔水层,容易受季节性及降雨量的影响,只适宜建立小的供水水源。 (3)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据钻孔揭露,岩溶较发育。经邻近常村水源孔抽水试验表明含水丰富,水质较好,单位涌水量31.5 L/s.m,水质为重碳酸钙镁型,是良好的供水水源。 (4)绛河、漳泽水库 均为常年有水的地表水体,水量充足,但由于容易受到污染,不能直接做为供水水源,可净化处理后做为供水水源。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地层 本区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仅在井田的西北部有少量的基岩露。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中奥陶统(O2) 仅揭露0.70~331m,均为海相沉积,从下到上有: 上马家沟组(O2S):在钻探时仅揭露最上一段部分地层(第三段O2S3),为巨厚层状石灰岩和薄层泥灰岩,总厚度不详。 中奥陶统峰峰组(O2f):以石膏层底板与上马家沟组分界,为含煤地层之基底。此组按其岩性可分上、下两段:上段(O2f2)和下段(O2f1)。在扩大区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203.84m。 下段(O2f1):厚度70.8~145.98m,主要岩性为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夹灰~灰白石膏层,石膏层中又夹有薄层灰岩。厚层状灰岩中含白云质和方解石脉条带;泥灰岩一般较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