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东北部旋卷(扭)构造变形
及其形成地质条件分析
——兼评法国地质学家Tapponnier的“走向滑移线场和构造逃逸理论”
李相博” 王新民D袁剑英¨靳久强2’晁吉俊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
2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昕,jE京,100083
内窖提要 利用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了祁连山西殷旋卷构造、柴北缚赛什瓣
山旋卷构造、柴达木西南祁曼塔格山弧形扭动构造及祁连东部大型旋卷构造等4个旋卷(扭)构
造。分析了这些旋卷(扭)构造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地球动力学过程,认为这一重要发现不但对青藏
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进行资源预测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还
指出Tapponnier的。走向楫移线场和构造连逸理论”存在两点明显不足,认为我们的发现及研究是
对该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美■词 青藏高原遥感麓卷(扭)构造形成机制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挽近时期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正在
进行的陆一陆碰撞造山带,被誉为是“研究大陆动力学问题的最佳野外实验室”和“打开地球动
力学大门的金钥匙”(潘裕生,1999),因而自8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外科学家广泛关注的热点
et et
之一,对其形成机制目前已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模式(Tapponniera1.,1982.1976-England
蔡学林等,1999;潘裕生,1999),但由于受研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限制,这些理论和模式来源的
依据主要集中在某些重点剖面和个别重点地区,缺乏宏观研究的支持,因而至今还没有一个为
人们公认的满意解释。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利用卫星遥感图象,分析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新
构造变形样式和运动学方式等特征,并探讨其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地球动力学过程。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域辽阔,包括了阿拉善地块以南、鄂尔多斯地块以西、中昆仑断裂以北
和阿尔金断裂以东的广大地区。区内旋扭构造十分发育,前人利用常规手段对其做过一些研
954)提出的,但他
究.如陇西旋卷构造、柴达木盆地反。s”形旋卷构造等,前者是李四光教授(1
认为陇西旋卷构造的核心位于兰州一民和一带,对其收敛与撒开方向也没有定论,甘肃省地质
矿产局(1989)后来对此做了大量工作,认为该旋卷构造向NW方向收敛、向SE方向撒开,各
旋回面为顺时针扭动。后来兰州地震研究所李龙海(1983)经过大量考察,提出过相反意见,但
他未指出该旋卷构造的核心,也未对其形成机制做深入探讨;柴达木盆地反…S旋卷构造及盆
956)首先提出的,后来他又做了进一
地西南缘祁曼塔格山反“S”扭动构造均是孙殿卿教授(1
步的论述(孙殿卿等,1958,1959),但由于受当时技术手段及勘探程度的限制,对这些构造的完
整性认识不够,致使后来(特别是近20年以来)很少有人承认这些反“s”形构造属于旋卷构造.
注: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燕气集团公司“九五”重点科研项目(缠号970212-3—3)的成果
30
多数人都认为它们是阿尔金断裂左旋活动而产生的一般扭动构造。
作者利用新一代遥感图象分析认为,陇西旋卷构造(由于对其认识与前人不同,下文称祁
连东部旋卷构造,以示区别)各旋回层向NW方向撒开、向sE方向收敛,各旋回面为逆时针扭
动,其核心位于天水莲花镇一带;柴达木盆地的旋卷构造是存在的,冷湖反“s”构造是柴北缘
赛什腾山旋卷构造外围尾部部分,其头部或核部在小赛什腾山及昆特依凹陷一带;柴达木盆地
尕斯断陷为祁曼塔格山顺时针扭动时在其外围形成的一个近SN向的拉分断陷,而油砂山构
造带则相当于该旋扭构造的尾部。此外作者还发现了祁连山西段旋卷构造,并对上述4个旋卷
(扭动)构造(位置见图1)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深入分析。
圈l青藏高原东北部旋卷(扭)构造变形示意圈(据卫星图像解译)
1祁连山西螭旋卷}勾造;2柴达丰盆墙西北托赛什■山崖蒜构遗;3一祁曼塔捂山艟卷构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