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及方案比选
桥梁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
我国幅员辽阔,大小山脉和江河湖泽纵横全国,在已通车的公路路线中尚有大量渡口需要改建为桥梁,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逐步实现,还迫切需要修建许多公路、铁路和桥梁,在此我们广大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将不断面临着设计和建造各类桥梁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是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对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桥梁的基本概况桥梁既是交通线上重要的工程实体,又是一种空间艺术。在当今社会中,建立四通八达是现代化交通网,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对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公路、铁路、城市和农村道路以及水利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沟谷或其他线路等),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和涵洞,因此桥涵是交通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涵是交通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保证全线早日通车的关键。在经济上,桥梁和涵洞的造价一般说来平均占公路总造价的10~20%。在国防上,桥梁是交通运输的咽喉,在需要高度快速、机动的现代战争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为了保证已有公路的正常运营,桥梁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也十分重要。
纵观世界各国的大城市,常以工程雄伟的大桥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因而桥梁建筑已不单纯作为交通线上重要的工程实体,而且常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存在于社会之中。例如:世界最大的悬索桥---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世界最大的斜拉桥---日本的多多罗桥等等。简支梁桥的基本概况
简支梁桥,由一根两端分别支撑在一个活动支座和一个铰支座上的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梁桥。特点:桥梁跨径增大时,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经济合理,因此被广泛应用。采用装配式的施工方法,可以节约大量模板支架,缩短施工期限,加快建桥速度。所以无论公路桥梁或是铁路桥梁,中小跨径桥梁占有主导地位,因为简支梁桥属于静定结构,地基要求不高,能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桥位;适合于较小跨径的桥梁,经济合理的常用跨径在20m以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提高简支梁的跨越能力,一般在50m以下。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的建设,桥梁建设势在必行其中混凝土简支梁桥仍是桥梁的主要桥型,并且向整体大跨方向发展。混凝土简支梁桥由于其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是我国量大面广的中小跨径桥梁的首选结构。1.4简支梁桥结构设计特点及构造
1.4.1空心矩形板桥
1.5简支梁桥的历史及发展
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最早出现的桥梁,古时称作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把木头或石梁架设在沟谷河流的两岸,就成了梁桥。早在原始社会时,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1972年,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京城山东临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八米左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录了在山西省汾水上有一座始建于春秋时期晋平公时的木柱木梁桥。桥下有30根柱子,每根柱子直径五尺。这是见于古书记载的最早的一座梁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设计像其它结构的桥梁设计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样品。每一座桥的设计都要根据建设地点的地形、地势条件、当地的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提供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全方面的比较,选取最佳设计方案。随着桥梁美学设计逐渐被人重视,作为桥梁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应本着“以最优质的设计,建设最优质的桥梁”的精神,结合实际地形与周围环境等,选择多种不同的优美桥型,并进行错落有致的排列,精心组织施工,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建成美丽而又独特的风景线。
由于近几年建造的桥梁使用了先进的建桥技术和工艺,并通过对结构形式、工程材料、设计理论、施工设备、制造工艺等的不断研究于创新,使桥梁工程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由此可预见近几年桥梁的发展:1)桥跨结构继续向大跨发展;2)新桥设计理论于旧桥评估理论更趋完善;3)建桥材料向高强、轻质、多功能方向发展;4)信息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更趋广泛;5)日益重视桥梁美学、建筑造型和景观设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梁桥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同时技术方面也在不断的提高。20世纪建桥历史中最突出的成就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广泛应用,粗略估计,当今世界上70%以上的现代化桥梁都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新技术。由于高强钢丝或钢绞线的防护愈来愈成熟可靠,预应力拉索技术不但应用于桥梁结构。而且渗透到各类结构中去,创造出各种索结构与索膜结构。从19世纪20年代制成波特兰水泥,经过一个世纪,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高使混凝土梁桥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