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系 院(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班 学生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 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__2011__年_ 3_ 月_ 7 日 起至2011年 6 月_30_ _日止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501楼继电保护实验室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
1.研究意义
在35kV及以下配电网中,中性点运行方式通常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由于其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或不接地,在单相接地时接地电容电流不大,又由于其线电压仍保持对称,可以带接地点连续运行1~2小时,但相对地电压上升为线电压。为避免单相接地时可能产生的弧光过电压、谐振过电压对线路绝缘的损坏,必须准确地判断出发生接地的线路(选线),以便运行人员及时处理,这样既可以防止单相接地演变为两相短路接地,又可以减轻对绝缘的威胁。本设计主要针对35kV及以下配电网的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及选线装置的原理、构成、配置进行初步研究。
2.主要设计内容:
1)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及各自特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2)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现状及难点分析;
3)对目前配电网应用的各种故障选线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4)分析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选线装置的原理、构成、配置;
5)分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选线装置的原理、构成、配置。
3设计成果: 1)毕业论文一份,要求内容充实,格式规范。
2)选线装置选型和配置的相关资料和说明。
指导教师 教 研 室
教研室主任(签名) 批准日期
接受论文 (设计)任务开始执行日期 学生签名:
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
(陕西理工学院 电气工程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073班,陕西 汉中 723003)
指导老师:
[摘要]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对于电网的运行至关重要。目前主要的接地方式有中性点不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我国中、低压配电网中性点大多数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不接地,经高电阻接地或者经消弧线圈接地。在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率最高,尽快选出故障线路,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暂态过程的深入分析得知:线路存在串联谐振过程和并联谐振过程,线路发生谐振时,故障线路的阻抗时而呈容性,时而呈感性,其特性受系统出线数、各线路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此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与所有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关系较为复杂。
大量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选线方法受故障点位置、故障时刻、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较小,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一定的实用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