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个秘书人员介绍一种读书方法.pdf
学 习 1臣 乔
记 住 烂 笔
一 一 给秘书人员介绍一种读书方法
● 黄金旺
张溥少年时代 虽然喜欢读 书 ,但记性不
好 ,读过就忘 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好办法 ,即
每读一 篇文章 ,就 抄写一遍,朗读一遍,烧
掉 ,再重抄一遍 ,又朗读 、焚烧 ,如此反复,
坚持七遍 ,直到记牢、背熟为止。因为这个缘
故 ,他给 自己的书斋起名为 “七录斋”,他的
文集就叫 七录斋集 》。他这种独特 的读书方
法使他在文学上取得 了很高的成就 ,最终成为
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他的那篇 《五人墓碑记》
成为 《古文观止》的名篇之一,被选编者评为
“当与史公伯夷 ,屈原二传并垂不朽 ”。
张溥读书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抄读法。所
谓 “抄读法”,就是 口读与手抄相结合的读书
方法。相传宋代大文豪苏轼读 《汉书》时就抄
过三次。清朝有个 叫唐彪的学者 曾提 出 “四别 《古代小说钩沉》一书,鲁迅从各种文献和著
读书法 ”一一 “目治之书 ,口治之书 ,心治之 述中抄写的珍贵材料卡片有5000多张。著名相
书 ,手治之书 ”,其 中的 “手治之书”就是抄 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只上过三年小学 ,但他
书的读书方法。近代梁启超在 《治国学杂语》 靠刻苦 自学终成大器。有一次,他想买~本明
中说 : “若问读书方法 ,我想向读君呈上一条 代笑话书 《谑浪》,跑遍北京旧书摊也没有买
… … 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笨 到。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收藏有这部书,
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 就进馆抄录。全书一共1oR万字 ,他整整花 了
总是离不开这条路 。”鲁迅 曾经提出 “读书三 近2O天的时间才把全书抄完。数学家王梓坤上
法”一一背书法、抄书法、设问法,其中也有 中学时,做完功课一有时间便进图书馆。好书
“抄书法 ”。鲁迅先生 自己就是一个不辞辛劳 借 了实在舍不得还 ,他便下决心动手抄书。他
抄书的读书人。据鲁迅 日记记载:1913年3月5 先后抄过 《高级英文法》 《英文大全》 《孙子
日开始抄录 谢承后汉书 ,3月27日抄完 , 兵法》等多部书。他对 《孙子兵法》这本书爱
全书六卷 ,约有十余万字 。同年6月3日至15日, 不释手 ,就一 口气抄了两份。王梓坤认为 ,人
除了补抄 台州丛书》和 易林注》外 ,还抄 们只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未俱
过 《易林残本卷三卷四l册与卷十三、卷十 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 。当代著名红学家冯
四。8日是星期 日,也 “终 日写 《易林”。 其庸介绍治学经验时,谈到 自己在 “文化大革
鲁迅 日记里有关抄书 的记载很多。为了撰写 命”期 间曾用一年 多时间偷偷抄完了 《红楼
,
二 秘书之友》2008年第,0期 15
梦》,从而奠定 了自己从事 “红学”研究的基 家,汗牛充栋 ,或欲 阅之 ,但 当读 一人之 专
础0 集 ,不 当东 翻西 阅。如读昌黎集 ,则 目之所
为什么抄读法能受到这么多文人和学士的 见 ,耳之所 闻,无非 昌黎 。以为天地间,除昌
青睐呢?这是因为它确实有许多优点。 黎外 ,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不换他
一 是可 以强化记忆 。 “好记性不如烂笔 集,亦专字诀也。”简而言之,不把一本书从
头 ”、 “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 ”等谚 头至尾反复研读 ,直至弄通吃透 ,就不去读其
语 ,无不是在揭示抄书这种读书方法的妙处 。 他的书。 “读破 ”强调的就是读书要读懂 、读
没有广博的记忆,就不会对知识有举一反三的 深 、读透 ,而达到 “读破 ”的前提是 “精读 ”
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