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 1
引言 1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及内容 2
1.1研究区概况 2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2
1.3 数据处理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两种封育模式下的植被特征 3
2.2 两种封育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特征 5
2.3 植被特征值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6
2.3.1 植被特征值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6
2.3.2植被特征值与土壤贮水量的关系 8
3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Abstract 10
致 谢 11
两种封育模式下植被特征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兰州 730070)
引言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草区是绿洲荒漠化的第一道防线,是人工绿洲建立的环境基础,是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在荒漠化向绿洲侵入过程中起着吸纳和缓冲的作用,对干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1]。同时,围栏封育使群落组成比例和主要群落类型发生明显变化,从而提高植物群落的生产力、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促进沙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2]。绿洲外围沙化地区植被恢复与利用在干旱区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也成为我国西部开发战略中极富挑战性的难题,引起了国内外政治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因此,恢复和重建沙化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水分作为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各种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变均有密切联系。荒漠化过程的发展与逆转,水环境变化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干旱荒漠区,荒漠植被的退化与恢复与水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2,3]。
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景泰县绿洲外围的封育沙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1,4],因此,运用有限的水资源,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景泰县绿洲外围的封育沙地主要采取天然植被封育和人工种植+围栏封育两种封育模式,以期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本研究以两种封育模式下沙地植被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密度、植被盖度差异以及土壤水分为对象,揭示不同封育模式植被特征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为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实践和刈割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及内容
1.1研究区概况
实验在景泰县治沙研究所展开,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景泰县红水镇,地理位置为37°35′31.0″~37°57′9″N,103°50′13.2″~103°51′17.2″E,西邻武威,北接内蒙,是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一道防线。该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环流控制和极地冷气团的影响,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多大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8.5℃,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7.7℃,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22.0℃。最高温度可达33.6℃,最低温度可低至-27.3℃。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年较差达63.9℃,日较差达25.2℃,≥10℃的活动积温2988.7℃,无霜期192d,日照时数2725h,太阳年辐射量618.77J/cm2;年均降水量185mm,且多集中七月份到九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1.5﹪;年蒸发量达3038mm,相当降水量的16倍之多,干燥度2.33~4.51,年平均相对湿度49% ;区内年平均风速2.5m/s,年均大风日数23d,风速21m/s。灾害主要是干旱、风沙、霜冻等。
在景泰县北部分布有相对连片的流动沙地,地表沙丘密集,土壤疏松。主要植物种有沙蒿、柠条等,呈零星状分布,植被盖度<50%,该地区为恢复植被,防治风沙危害,自20 世纪 90 年代起,采取了对该地区天然植被封育法、人工种植+围栏封育方法,待沙面初步稳定后,再定植旱生灌木柠条、沙蒿、花棒等,并进行围栏封育,以保护和促进人工灌木林的存活和生长繁育。
研究区土壤质地多为砂壤,团聚结构差,持水能力差,空隙度大,使得土壤渗透能力强,蒸发能力强,水稳性差,土壤容重介于1.5g/cm3~1.7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且土壤含盐碱量高。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在景泰县北部的天然植被封育区和人工种植+围栏封育区内,选择在植被生长相对稳定的地段上,分别布设个20m×20m的样方,调查记录样地内的植物种类及群落特征,样方内各物种的株数、高度、盖度和冠幅。
在两种不同的封育区内布设的样方内,沿每个样方的对角线确定取土样点,用土钻取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100~120cm,120~140cm深度的土样,用烘干法计算土壤含水量,每个样方重复三次。
通过调查每个样方内植物的种类、株数、冠幅、高度,由此计算出样方内的植被重要值、多度、密度、盖度、高度比、综合优势比;同时通过测定的土壤含水量值和容重值,计算每层土壤的贮水量。
样地类型 基本情况 天然植被封育区 主要植物种有沙蒿、柠条、猫头刺,呈片状或带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及通用工艺.doc
- XX建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煤矸石真空制砖设备及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兖州矿务局沙埠矿120万吨新井通风安全设计.doc
-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朱仙庄煤矿3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2×200MW发电机组电气部分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6号公寓光伏发电实验电站(电站结构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6号尾夹的加工工艺与编程.doc
- 毕业设计(论文)-35KV变电站设计方案的研究论文.doc
- 毕业设计(论文)-50th三段式连续加热炉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