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二章 電子商務網路架構 一、Internet的定義 二、Internet的起源 三、網路基本概念 四、Internet上的網路服務 五、TCP/IP通訊協定簡介 22.1 Internet的定義 Internet是全世界所有電腦網路的總集合,又名網際網路及資訊高速公路,它是由數以千計甚至萬計的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獨立的電腦、伺服器和網路作業系統、作業系統、網路傳輸協定,以及傳輸媒介所共同組成的 22.2 Internet的起源 Internet起源於1960至1970年間,由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轄下之先進研究專案辦事處(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所研發 由於ARPA所具有的研究性質,使ARPA和美國各地的研究機構需要一個相連接的連通網路,因此ARPA發展出名為ARPANET的研究機構網路架構,此網路由Balt、Barenek和Newman公司共同設計並執行 ARPANET原使用一個稱為網路控制協定(Network Control Protocol;NCP)的通訊協定,後來NCP被重新定義分為兩個部分: 1.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 2.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22.3 網路基本概念 22.3.1 何謂電腦網路 22.3.2 電腦網路的種類 22.3.3 網路作業系統型態 22.3.4 網路拓樸結構 22.3.5 網路傳輸媒體 22.3.6 網路傳輸技術 22.3.7 通訊協定 22.3.8 網路架構 22.3.9 網路連接設備 22.3.10 網路的優缺點 22.3.1 何謂電腦網路 電腦網路就是兩部或多部電腦為了資訊分享(資料庫、資料檔案、 e-mail等)與資源共享(應用程式、印表機等)的目的而相互連結成的系統 22.3.2 電腦網路的種類 1. 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 區域網路一般指一個小公司內部,或大公司的某地區分公司內部所形成的網路 2. 都會網路(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都會網路所連接的範圍可能是一個大學校園內的所有電腦,或某城市中的所有行政機關,因此MAN又被稱為校園網路或大區域網路 3. 廣域網路(Wide Area Network;WAN) 廣域網路通常是透過公眾電信設備作跨區域或跨國性的連接,經由WAN的連接,資訊得以在國際間快速的流通 所涵蓋的範圍: WAN MAN LAN 電腦網路依其成員(主機電腦)所使用的通訊協定,又可分為: 1. 學術網路(Academic Internet) 學術網路所使用的通訊協定為TCP/IP,是由許多政府網路、校園網路,及某些國際網路所組成 2. 商業網路(Business Internet) 在商業網路上所使用的通訊協定不只是TCP/IP,還包含了其他種類的通訊協定。商業網路多是由現今ISP業者所提供的線上服務、加值網路(VAN),和電子郵件服務等所組成 22.3.3 網路作業系統型態 1. 點對點式網路 在點對點式網路(peer-to-peer)網路中的每一部電腦都有相同的存取權,亦即每部電腦等級地位皆相同,皆能公平的分享資訊,沒有中央控制者的存在 其優點為: (1) 安裝使用方便 (2) 成本較低廉 (3) 所有資訊及資源的共享 而其缺點為: (1) 使用者數目有限(十個以內) (2) 網路服務功能有限 (3) 缺乏中央管理,因此必須在每部電腦上做管理 (4) 很難連接不同的平台及作業系統 (5) 難以有效率的進行備份 (6) 缺乏整體性的網路安全措施 2. 客戶端/伺服器式網路 客戶端/伺服器(Client/Server)式的網路是由一個伺服器控制網路上的資源,而客戶端則透過網路來分享使用這些資源,因此又稱為中央集權式的網路作業系統 優點: (1) 沒有使用人數的上限 (2) 網路服務功能可以無限的擴充 (3) 中央集權式管理,客戶端的電腦不需進行管理 (4) 連接不同的平台和作業系統變得較容易 (5) 中央控制型的資訊儲存,易於進行資訊安全處理及資料備份 (6) 資料一致性及應用程式版本統一 22.3.4 網路拓樸結構 網路拓樸結構(Network Topologie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