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键保存-广州城建职业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右键保存-广州城建职业学院.doc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2012届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前 言 我校独立设置5年多,历年来就业率保持稳定,近三年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求职者(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服务内涵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加精准地把握人才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用人单位、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做到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是我校教育服务工作内涵纵深的重要方向,也是我校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主要基于我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对2012届及2010届以前的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为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相关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调查对象 1.2012届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情况抽样调查。该数据主要来源于学校上报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在线”系统信息库(截止2012年12月10日)以及问卷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调查覆盖我校2012届所有专业。 2. 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情况抽样调查。该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问卷调查,共有1875名毕业生参与答卷,调查覆盖我校2012届所有专业,但由于小部分专业参与答卷人数过少,此部分专业不列入专业数据分析范围。 3.2010届为主的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抽样调查。该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000份,回收1527份,回收率为76.35%。覆盖了建筑工程技术等30个专业。 4. 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雇主抽样调查。该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问卷调查。共有991家用人单位参与答卷,调查覆盖我校2012届所有专业,但由于专业分布过于零散,故只针对部分共性问题进行分析。 (二)调研主要目的 1.了解2012届毕业生和以2010届毕业生为主的往届毕业生就业状态及就业满意度,发现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 2.了解2012届毕业生和以2010届毕业生为主的往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专业对口率和职位晋升情况; 3.了解2012届毕业生和以2010届毕业生为主的往届毕业生工作稳定性,即毕业后职业转换率等; 4.了解2012届毕业生和以2010届毕业生为主的往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5.了解2012届毕业生和以2010届毕业生为主的往届毕业生对教学和课程的满意度。 分报告一 2012届毕业生就业报告 (一)毕业去向 1.2012届毕业生,98.11%的人毕业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0.74%自主创业;专插本有40人占0.82%,0.33%的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 图1:201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 2.2012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在珠三角区域经济发达城市,其中广州771人占15.85%,汕头483人占9.93%,湛江417人占8.57%,茂名338人占6.94%,佛山300人占6.17%,揭阳279人点5.73%,东莞229人占4.7%,惠州223人占4.58%。从我校2012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与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和2011、2010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比对,推算出我校毕业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就业人数在逐年上升。由此得出,下阶段的就业推荐工作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生源地特别是非珠三角地区招聘信息的收集,帮助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 图2:2012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 图3:2012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 (二)就业数量 1.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5.90%,略高于广东省高职高专平均就业率95.50%,总体就业率为99.67%,从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人数变化可以看出,我校就业工作达到广东省教育厅提出的保持就业率稳定,就业人数稳步提升的工作要求。 图4:2010-2012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对比 图5:2010-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对比 图6:2010-2012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对比 2.2012届毕业生34个专业含专业方向中有26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就业率为100%,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97.92%。 图7:2010-2012届毕业生各专业总体就业率对比 3.2012届已就业毕业生一次就业主要就业单位类型为私营企业,共3442人占70.76%,毕业半年后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以下的中小规模的用人单位(71.36%)。由此得出,下阶段我校要加强与中小型企业的沟通联系,拓宽中小型企业服务平台,建立更为广泛的合作关系。 图8:2010-2012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对比 图9: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所在企业规模和比例 (三)就业质量 1. 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78.51%,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78.51%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不满意的比例当中薪酬待遇所占比例最大8.48%,其次是感觉发展空间不够5.49%。与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数据交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