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筑市场回顾与展望.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建筑论文-新加坡建筑市场回顾与展望 据新加坡贸工部的初步统计,2005年新加坡GDP预计实际增长5.7%.与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强劲增长8.6%和5.4%相比,建筑业表现明显滞后。 2005年,新加坡建筑业GDP在2004年萎缩6.5%的基础上,再次出现1.5%的下滑。但与前两年相比,下滑速度已明显放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加坡建筑业在2006年可实现正增长,我在新建筑企业的经营环境将明显改善。   2005年新加坡建筑市场回顾   2005 年,新加坡建筑业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建筑市场三大指标——工程发包额(Contracts Awarded,建筑市场需求指标)、核准工程付款额(Certified Payment,建筑业产值指标)、投标价格指数(Tender Price Index,建筑成本指标)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工程发包额达到113亿新元(约合68亿美元),比2004年(100亿新元)增长13%;核准工程付款额上升至117亿新元,增长1.7%,扭转了连续5年的下滑趋势;投标价格指数微升1.4%,主要归因于建筑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如混凝土、水泥、瓷砖和花岗岩等分别上涨了11%~30%.但另外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钢材的价格则由于供过于求下滑了14%.   2005年,新加坡建筑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建筑需求主要靠私人企业投资工程拉动。2005年,新加坡建筑市场来自私人企业的建筑合约达到72亿新元,比2004年(55亿新元)上升31%,是过去5年来的最高水平。而政府部门发出的公共工程合约则从2004年的46亿新元下降到41亿新元,下降10.9%.   私人发展商投资的重点是工业领域和社区领域。主要项目包括吉宝发电厂、住友化工生产基地以及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校舍等。但在传统领域,如共管式公寓、购物中心和办公楼等的私人投资则出现下滑。   二、建筑业占新加坡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下滑。2005年,新加坡建筑业GDP约为80亿新元,约占新加坡GDP总量(约1900亿新元)的4.2%,比 2004年继续下滑0.2%.新加坡建筑业GDP在1998年为110亿新元,约占经济总量的9.1%,之后一路下滑。随着新加坡工业与民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筑市场需求很难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趋边缘化,也不再是新加坡吸引外国投资的重点产业。   三、新加坡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成效显著。2005年,新加坡建筑企业在海外获得的建筑合约总值约为25亿新元,比2004年的12亿新元增长了108%,是10年内的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市场为印度、中国、中东和东南亚。   2006年新加坡建筑市场展望   2006年,新加坡将有多项大型工程启动,包括商业城、体育中心、综合度假胜地等。新加坡建设局乐观估计建筑业将走出谷底,建筑需求有望上升至120亿~135亿新元,进而在未来5年进一步增加到125亿~150亿新元左右。   新加坡建设局认为,2006年,新加坡政府部门可能会发出较多的建筑合约,特别是社区和土木工程合约。这将带动公共部门建筑需求上升到大约47亿~55亿新元。在社区建筑合约方面,主要包括:耗资4亿新元建设义顺医院、新加坡教育部在“重建与改善现有学校计划”翻新学校基础设施、新加坡国立大学投资1.5 亿新元翻新杨潞龄医学院和新建4座建筑以及樟宜机场第一航站翻新工程等。上述社区建筑合约总值将由去年的15亿新元增加到17亿~22亿新元。   在土木工程方面,政府部门可能发出总值为17亿新元的建筑合约。除了全长3.4公里、包括5个车站的新市区地铁延线工程外,陆路交通管理局还计划耗资5亿新元来改善道路情况等。   在私人投资方面,新加坡建设局估计,今年私人企业将发出总值为73亿~80亿新元的建筑合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私人住宅项目。私人住宅市场从 2005年开始复苏,价格逐步上扬。这将刺激发展商开发更多的共管式公寓项目,如升涛湾项目、西海岸公园项目等。二是商业建筑领域。预计建筑合约也会显著增加到14亿~17亿新元,主要项目包括:城市广场、商业城、乌节弯、纬壹新酒店、皇冠酒店等项目。三是工业建筑领域。主要项目包括投资7.5亿新元的裕廊岛环宇石油仓储中心、投资10亿美元的蚬壳东方石油公司裂化厂以及岛屿能源裕廊岛发电厂、大士第五座垃圾焚化厂、LONZA生物制品厂、新加坡职总白沙饮食娱乐中心和圣淘沙巴拉湾海滩俱乐部、新加坡岛屿俱乐部会所、东陵俱乐部会所、仁慈医院等。   此外,新加坡建筑局对新加坡建筑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充满期待。建设局主席林国鸣在1月初召开的“2006年新加坡建筑与房地产业展望”研讨会上表示,虽然本地建筑业在今后几年比较乐观,但新加坡公司还是必须继续展翅海外,增强国际竞争力。建设局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协助企业进一步增强拓展海外

文档评论(0)

leidian4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