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公山珍稀濒危树种的种间联结及其迁地保护.pdfVIP

八大公山珍稀濒危树种的种间联结及其迁地保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大公山珍稀濒危树种的种间联结及其迁地保护.pdf

95 八大公山珍稀濒危树种八大公山珍稀濒危树种的种间联结及其迁地保护的种间联结及其迁地保护 八大公山珍稀濒危树种八大公山珍稀濒危树种的种间联结及其迁地保护的种间联结及其迁地保护 混交树种选择的研究混交树种选择的研究* * 混交树种选择的研究混交树种选择的研究** 熊四清 朱忠保 朱林峰 熊 芳 李迪友 * * (中南林学院,湖南株洲412006) 2 摘要摘要 本文根据 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x 统计量度量、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 摘要摘要 指数等系列技术 ,测定了八大公山14个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全矩阵和星座图等 形式表达测定结果。在此基础上以珍稀濒危种为主要树种,按测定结果选择出混交树种,为迁 地保护中的混交林营造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 珍稀濒危种 种间联结 混交树种 关键词关键词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山脉东端,湖南省西北部,地理位置居北纬29°39′ 2 18~29°49′48″,东经109°41′50″~110°5′50″。保护区分为三大块,总面积2.32万hm ,核心面 2 积1.8万hm 。全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2247.3 mm,随年月、海拔有 较大变化,为湖南四个多雨中心区之一,亦为澧水的源头。组成本区山体岩层主要为早古生代 沉积变质岩。土壤主要类型为山地黄棕壤和山地黄壤及少量紫色石灰土。保护区内的崇山峻 岭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次生林,种类繁多,并保存有不少的珍稀濒危种,为一优良的种质资源基 因库(宋朝枢等,1988)。 该保护区的植被历史上曾多次遭到破坏,但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就地保护工作开展得较 好,并开辟了一个面积甚大的珍稀濒危植物引种园。近年来,由于旅游、滥采中草药和野生花 卉资源、盗伐、不合理的采伐、种植药材以及森林群落的同期发生演替(熊利民等,1991)等原 因,使得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远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要。 植物迁地保护工作包括:保护对象的确认,迁地保护地的选择,物种的引入(繁殖、造林), 科学的经营管理和最终的开发利用。本文就造林阶段中的混交树种选择问题作些探讨。群落 中出现的物种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却非完全的决定条件(熊利民等,1991)。各物种间 有多种关系存在,或直接或间接、或互利或竞争或纯粹是一种它感作用。通过研究不同种之间 在空间上的联结程度对研究种间关系、了解群落动态、揭示生态系统功能、指导生产的实践都 有重大意义。这方面的工作国外开展得较早、较深入(Goodall,1973;Greig-Smith,1983; Hubalek,1982;Moore等,1986),我国也有人在种间联结关系方面作了些探讨 (杜道林等, 1995;王伯荪等,1982;蒋有绪,1982;王伯荪等,1985),但通过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