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届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doc
2009届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秦朝平定岭南地区后,对今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地方机构是 ( )
A.桂林郡 B.九原郡 C. 南海郡 D.辽东郡
2、下图为《仿唐解元写意》,“唐解元”指的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唐寅,“唐解元”的意思是 ( )
A.唐寅常常以“解元”为号 B.唐寅曾经夺得乡试第一名
C.唐寅的字为“解元” D.唐寅的字画在江南最为有名
3、导致北宋中期出现严重危机的原因有( )
①“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②募饥民入伍的养兵政策
③供给辽夏金“岁币”的民族政策 ④实行“恩荫”的选官政策
A. B.C. D.“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这一思想主张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 B.清朝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
C.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6.“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站在民族灾难的风口浪尖,奋起搏击力挽狂澜的人;他是受过严格儒家思想教育的传统士大夫,但历史却又把他造就成了一个目光敏锐见识超群敢于超越自我向外学习的思想家、实干家;他把他的足迹留在祖国南海边抗击英军的炮台上,留在通往流放地的黄河大堤上,留在新疆伊犁的坎儿井旁。”这首朗诵词是歌颂(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廷桢 D.魏源
7.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A.B.
C.D.
B.领导核心团结、积极进取,指挥得当
C.清政府统治腐败,军队军备废弛,纪律败坏,军队战斗力不强
D.战略上的主动与灵活
11.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天京变乱
A.B.C.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日趋衰落D. )
A.林则徐 B.洪仁玕
C.梁启超 D.孙中山
15.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组合正确的是( )
A.辽东战役——聂士成英勇抵抗 B.黄海战役——左宝贵中弹牺牲
C.平壤战役——邓世昌壮烈牺牲 D.威海卫战役——叶志超弃城逃走
16.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 )
A.在军事方面主要是改习洋操,实行募兵制,添设海军
B.以“公车上书”为序幕,前后延续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于实践,动摇了封建政治制度
D.因“戊戌政变”而夭折,但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7.如果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那么不能直接作为其论据的主张是( )A.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
B.倡导推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C.发展资本主义
D.兴民权,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18.彻底结束满清王朝统治的方式是( )
A.革命军攻入北京,推翻清政府 B.北洋将领联名通电,逼迫清朝宣统帝退位
C.宣布成立中华民国 D.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
19.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中国历史上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22.中华民国成立后,曾采用中华民国纪元。下列事件中,发生于民国廿年的是 ( )
A.二次革命 B.五卅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23.中国近代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
A B C D
2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出现两次复辟帝制,这从根本上说明( )
A.... 嘉靖二年,日本使宗设、宋素卿分道入贡,互争真伪。市舶中官赖恩纳素卿贿,右素卿,宗设遂大掠宁波。给事中夏言言“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市舶既罢,日本海贾往来自如,海上奸豪与之交通,法禁无所施,转为寇贼。二十六年,倭寇百艘久泊宁、台,数千人登岸焚劫。浙江巡抚朱纨访知舶主皆贵官大姓,市番货,……乃严海禁,毁馀皇(大船),……
——《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倭患起于市舶”的说法是否正确?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