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麻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城市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目: 麻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系 别 生物系 专 业 中药制剂 班 级 05级中药四班 学生姓名 王思懿 学 号 05130904079 导师姓名 孙小明 导师职称 导师 2008 年3月11日 【摘 要】   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己有八十余载。二十年代初,中国学者首先对麻黄的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和麻黄定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及药理研究。由于发现它的特异药理作用,其论文报告不仅震动国内,也受到国外的极大重视,并引起世界学者对麻黄碱及其他中药研究的兴趣,致使麻黄碱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物。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安,设备简陋,人员极少,故研究缓慢,成果甚少。主要进行了一此单味药的研究,而且没有化学、药理与临床三者的协作.  解放后,政府对中医中药的整理研究和发展十分重视,提出继承、发扬、整理、提高中医中药的重要批示,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省市的中医中药研究机构和各级中医医院,使中药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范围从单方发展到复方,研究课题从资源调查到生药鉴定、炮制、化学、药理直至临床,单味品种之多及研究范围之广,诚属空前。 中药的成分是复杂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一个成分绝不能代表一味中药,某个作用也不能概括其全部功效,固此,中药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麻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 录 1、绪 论 1 2、麻黄简介 1 3、化学成分 1 4、炮制研究 2 5、药理作用 2 5.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 5.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 5.2.1对心脏的作用 2 5.2.2对血管的作用 3 5.2.3对血压的影响 3 5.3对平滑肌的影响 3 5.3.1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3 5.3.2对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影响 4 5.4对骨骼肌的作用 4 5.5对代谢的影响 4 5.6发汗解热作用 4 5.7镇咳平喘祛痰作用 5 5.8抗菌抗病毒作用 5 5.9抗过敏及免疫作用 6 5.10其他作用 6 5.10.1麻黄具有对抗急性血淤症形成的作用 7 5.10.2麻黄具有促进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的作用 7 5.10.3麻黄具有清氧自由基的作用 7 6.麻黄的常用配伍应用 结 论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1、绪 论 麻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在我国医药古籍中都有用麻黄的方剂。汉朝《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提到并将其列为中品。至公元前二世纪,对麻黄的药用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一方用以治疗伤寒。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有引气汤,用以治肺劳实、气喘鼻胀;麻黄石膏汤,用以治上气胸满。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解表汤剂三拗汤、华盖散至今仍在常用。宋代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中麻黄左经汤用以治疗太阳经脚气、手足挛痹。其后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及清代吴仪络《本草从新》等各种医药古籍中都有用麻黄的方剂,少则几方剂,多者达几十方剂。麻黄作为解表第一药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麻黄茎枝、根均可入药。其绿色茎枝辛、苦、温、入肺、膀胱经,主要有发汗、平喘、利水、除风作用,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百日咳、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通、风疹身痒及风水浮肿、小便不利等疾病;麻黄根甘、涩、平、归心,肺经,可治疗自汗、盗汗。   麻黄的药用种类主要是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随着现代医学设备的更新和药物分析手段的提高,从麻黄提炼出的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定碱等开始应用于医药方面。现代医药已证明: 麻黄,是裸子植物门麻黄科麻黄属的植物,其属的特征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状,为多年生蓄根植物。主要分布在北纬35o-39o范围内,适宜生长在降雨量380mm以下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具有喜光、抗严寒、耐高温、耐干旱、耐沙埋、耐土壤瘠薄、不喜水湿的特性,其根系非常发达,有很强的萌蘖能力。地下水平根系在20-50cm 深土层中水平伸长,长可达1-5米,直径1厘米左右,且分布有许多休眠芽,能向上长成新的枝条,同时根系在地下不断延伸,形成麻黄植物群。一般生长在干旱的荒漠、沙漠地带及黄土高原的干燥高坝平地,山麓缓坡地带。 3、化学成分 麻黄茎主要含有生物碱,麻黄的成分随种而异。草麻黄茎中生物碱含量约1.3%,其中1-麻黄碱占60%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