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资源在科研工作中的时间比重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研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资料上的时间需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计划思考占8%,实验研究占32%,书面总结占9%。由上述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科研人员花费在科技出版物上的时间为全部科研时间的60%。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海量信息资源 信息以各种不同的格式来自于各种不同的来源 信息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 信息量太大: --每年新增100多万篇学术论文 --每年新增200多万个专利文献; --每年新增大约20多万篇会议文献 研究人员时间有限 今天学者在从事研究工作时,迫切需要的是通过检索结果的分析,得到课题发展的全貌、趋势(从大的方面把握课题);同时,通过对检索结果的引文分析,从成千上万条的检索结果中找到那些关键的文献。 检索技术上:情报分析功能 把握课题的来龙去脉,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也是课题查新的过程) 找到关键的文献 检索内容上:高质量的学术信息 提纲 SCI是什么-----Web of Science的简介 SCI能帮您做什么? 检索 分析 管理 写作 ------激励发现推动创新 Web of Science 典型用户 小结 ISI 历史 Dr. Garfield 1955年在 Science 发表论文提出将引文索引作为一种新的文献检索与分类工具 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字段从而跟踪一个Idea的发展过程 1958 创建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1963年出版 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73年出版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978年出版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50 多个学科领域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所有科技领域 每周收录19,000多篇文献,423,000篇参考文献 Cover-to-Cover 完整收录每一期每一篇文献 ISI Web of Science中的中国期刊 ISI covers 92 journals whose country of publication is China, 2005 SCIExpanded: 86 Journals SSCI: 3 Journals AHCI: 3 Journals Chinese journal coverage: nearly doubled since 1997 引文索引(一):收录最重要的学术期刊 “一个有效的索引必须严格限制它的收录范围,基本上应只收集对研究者有用的信息”。 -Eugene Garfield, Ph. D. “布拉德福-加菲尔德法则”(学术信息的20-80规律): 20%的期刊汇集了足够的信息以全面反映科技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与进展 50年系统严谨的选刊标准与过程 收录最重要的学术期刊: 质量 高质量的结果是发现的关键: 每一本Web of Science 期刊都经过严格的评估和长期的跟踪,根据其影响和质量而决定取舍 选择的过程是毫无偏见、全面的和经过时间的考验的 时间是宝贵的,研究人员需要专注于高质量的研究信息 收录来自230多个学科领域近9,000种核心期刊 引文索引(二):引文信息与引文检索 Cited Work 被引用的各种文献类型: 期刊文献 学术著作 专 利 会议文献 技术报告 Web of Science 提纲 SCI是什么-----Web of Science的简介 SCI能帮您做什么? 检索 分析 管理 写作 ------激励发现推动创新 Web of Science 典型用户 小结 目标:科技创新 提纲 SCI是什么-----Web of Science的简介 SCI能帮您做什么? 检索 分析 管理 写作 ------激励发现推动创新 Web of Science 典型用户 小结 Search:例 固体表面化学氢原子在固相物质表面发生反应 背景:?物质两相之间密切接触的过渡区称

文档评论(0)

fc86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