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依托信息教育技术...doc
                    依托信息教育技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浦明师范附属小学地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创建于1986年,是一所含有寄宿制的公办学校。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目标Authorware、flash、frontpage、goldwave、photoshop、ppt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与掌握,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带动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我们更注重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培训,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和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管理中来。学校的学籍、招生工作、试卷分析等都通过电脑进行分类管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导处使用电脑排课软件,合理安排课程。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家校互动”平台的推广工作,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召开家长会、开放学校电脑房,请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家长、学生上网注册,同时利用多次业务学习,向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每月在公告栏中公布教师使用情况,并对每月使用率前10名的教师进行表扬。我校陈敏老师充分运用“家校互动”平台,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表现突出,被评为上海市“家校互动”优秀工作者。
学校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将它视作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更多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加以呈现和展示。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课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低年级的学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处理信息从而逐渐认识信息技术,而高年级学生重在信息的收集与筛选能力的提升上。此外,德育部门在诸如“生命教育”、“奥运知识”宣传、“文明礼仪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信息,制作PPT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增强了教育效果,与此同时也使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另外,我校还每学期在“推普周”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电脑小报的制作并进行交流展示和评比,从而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在“禁毒教育”活动中,学生将自己在书刊、报纸、网络上找到的相关内容及时发布在校园网中,与师生一同分享。
此外,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我校还专门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健康上网。各部门通过开展网络文明讨论等专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网络文明规范意识。
三、主要成绩与经验
1、以项目引领,促进内涵发展
由于学校日常教学任务繁杂,教师往往要应对来自各条线的任务和要求,专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都受到了制约,再加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通过“项目引领”的方式,实现点上的突破,以点带面,促进信息化内涵发展。
为了不断提升学校信息技术的整体实力,我校主动参与了教育署“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化管理” 平台的应用与推广项目,旨在更新学校教学管理手段,拓展教学管理途径,丰富了校本教研内容。由于教师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袋”,部分教学管理流程变得更加便捷。教师把教案、随笔、课件、评课、反思、论文上传到自己的“个人成长袋”中,学科分管领导只需进入教师的“个人成长袋”中进行调看就可以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思路新、有创想的教案、随笔等都可及时挂到学校网站上,省时省力。教师“个人成长袋”的建设,既注重了教师的自我管理,又加强了纵向比较,关注教师自我成长轨迹。强调教师在各自的起点上看自身的变化,在各自的基础上比自身的发展,重视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发展,从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个人成长袋”的建设,使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原创性资源在不断丰富,学校资源库由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变得丰厚而又多彩,更具实用性、可借鉴性,推动了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应用,推动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力度。
    我们还组织教师参与了教发院进行的视频课例的制作与课堂片段的剖析,提升了部分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能力,加速了他们的成长。
    我们积极参与了“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试点及实验学校建设项目”的申报,尽管最终未能申报成功,但我们依旧保持着一种热情,希望通过参与各种信息技术实验项目或研究来提升认识能力、实践能力、整合能力。
利用网络拓展校本培训的途径,发展校际联动。
我校与孙桥小学是社发局指定的“城乡联动发展学校”,两校交流已有数年。曾有过“拜师结对”、“送教上门”、“互换教师”、“共同教研”等举措,逐渐发展到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网上教研活动,丰富了校际间的交流形式。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缩短了地域、时空的界限,为两校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新途径。两校数学教研组加强网上互动与交流,推动教研组建设,建立起了共同拥有的数学网站,教师们借助网络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