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遭遇医疗就业等福利瓶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代农民工遭遇医疗就业等福利瓶颈..doc

新生代农民工遭遇医疗就业等福利瓶颈央视《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城市里的“农民”,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   1月31号,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正式公布,这已经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7个年头,1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虽然同样的1号文件,同样的关注“三农”,但是今年的细节跟内容,却带有鲜明的2010年的特点,这其中最让媒体关注和放大的是,今年的1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概念。“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哪些人呢?主要是指80后 90后的农民工,目前的人数占到整个外出打工农民的60%,大约有1亿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他们岁数大的三十而立了,岁数小的也有十八九岁,标准的成年人。为什么今年的1号文件会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样一个概念?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问题跟期待?与父辈们相比,他们的“新”新在哪?社会会给他们怎么样的新的生活?《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农民工中的新生代。   短片一:农民工·新生代   字幕:2月3日 D123动车包厢   现场:笔记本电脑看《阿凡达》   刘辉:这是给我妈买的,(这么鲜艳,她会穿吗?)会的,儿子买的她肯定会喜欢。   侯法胜:带着钱是最好的,带个大红包,(给妈妈准备多少红包?)让她打开给她个惊喜,保密。   解说:200多位在北京打工的河南籍农民工,一起坐车动车回家,包厢中超过90%都是80后的农民工,他们,已经成为外出务工人群中的绝对主力,总人数超过一个亿。   字幕:2月1日 国新办发布会   唐仁健:在调研这个问题的时候,地方有的同志很形象地讲,说现在拉着拉杆箱的农民跟当初扛着蛇皮袋进城的农民可不一样了。   解说:当然不一样了,因为他们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几天前全文公布的2010年一号文件中,有这样一句话,“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因为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及这个群体,所以备受关注。   记者:这个“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定义?中央又将采取什么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唐仁健: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而我们又总体上或者在很多方面也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字幕:2月2日 青海省平安县新安村   现场:贴春联+炸油卷   解说:85年出生的郭长发,三年前走出家乡的大山,一直在乌鲁木齐做建筑工,今年回家他带了辛苦攒下的三万多现金,还有新年的新打算。   郭长发:我想这几年再多挣点钱,有机会的话就留在乌鲁木齐,买辆车跑运输,这样一来,环境、条件各方面都更好一些,能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李强:老一代农民工他还有回去的想法,新生代农民工很多就想在城市里长期生活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说他就是一个工人?称他是农民工?其实在今天很多研究中也称他为工人。我们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美国时代周刊居然把中国工人作为封面人物,所以它也承认中国工人的创造力、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贡献。   肖红霞:深圳这个城市也是繁华、也是不错,但是能够说想把家安在深圳的,也有人想、也有人不想,在深圳安家的话真的不容易,在这个城市里生存的话真的好有压力的,没有工作就没有饭吃。   解说:外出打工14年,肖红霞在这家电子厂已经做到了车间主管,现在全家最大的单笔开销就是儿子每学期的借读费,4000元,对于月收入3000元的她来说的确负担不轻。   记者:你都出来14年了,你觉得你是农民还是市民?   肖红霞:我觉得我还是以前我们老家的一个农民而已。   记者:你很多年不碰地里的东西了,怎么还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民呢?   肖红霞:因为我的根还在农村。   解说:虽然以“中国工人”之名登上时代周刊,虽然已经十多年不务农甚至很少回老家,肖红霞还是把自己认定为一个农民。“市民”还是“农民”?“回去”还是“留下”?每个“新生代农民工”都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户口本上的“农”字,却给他们的城市生活带来很多现实困难。因为附着在“市民”光环下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等权利和福利,对他来说都遥不可及,他们只是这座城市的劳动力。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李强:农民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劳动力重要的组成部分,既然是这样,我们确实也要思考。作为一个长远的社会发展,作为一个转型中的社会,未来中国会逐渐走向城镇化和城市化。那么我们怎么对待农民工,特别是我们怎样对待已经接受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新生代农民工,确实是我们面临大问题。   解说:在新华社披露的一号文件诞生过程中,记述了起草组这样一段重要共识:“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改革,如果不统筹城乡就无法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不能就‘农’说‘农’,要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