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该如何复习历史人物?.doc
我们该如何复习历史人物?
——以孔子为例
A.复习依据:
1.高考考纲: (1)孔子 (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了解孔子的生平,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仁、礼、中庸。 发展要求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说 明 应与必修III“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课中的有关内容相联系。 教学建议:可总结概括本单元中两位东西方代表性先哲的思想,感知和认识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多元性,并可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相同点,寻找各自的特点,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和不同思想家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3.浙江历史高考试题(略)
B.复习思路
一.孔子一生主要做了哪些事,提出了哪些主张?(梳理基本史实)
1.孔子年谱——追求 一生
年份 年龄 大事记 年份 年龄 大事记 前551 1岁 出生于 前499 53岁 以大司寇摄相事 前537 15岁 立志学习 前498 54岁 堕三都失败,结束从政 前522 30岁 开始办 ,收徒讲学 前497 55岁 离鲁到卫,开始 前501 51岁 定公任孔子为 前484 68岁 返鲁,授徒讲学, 前500 52岁 升为司空,旋升为 前479 73岁 去世 2.孔子的救世主张——开创 思想
(1)仁: (2)礼: (3)中庸:
二.哪些因素催生了孔子的言与行?
1.客观方面
(1)直接因素: (2)历史积淀: (3)根本原因:
附: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比较
1.两者的主要历史活动(略)
2.两者的主要思想主张
领域 亚里士多德 孔子 哲学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敬鬼神而远之
政治 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 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 伦理 中庸之道 礼和中庸 教育 教学方法别具一格——逍遥学派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 亚里士多德 孔子 政
治 异 同 经济 文化 2.主观方面
勤奋好学,广泛游历,积极有为
三.孔子的言和行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1.当时有何影响?
2.身后有何影响?
四.如何评说孔子?
1.孔子的自我评价
2.统治者们的态度及其原因 汉武帝们为什么尊重孔子,尊重儒学?
儒学的脉络与沿革
孔子 孟子 西汉董仲舒 南宋朱熹 明王守仁 仁 仁政(民贵君轻) 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道德规范:
仁、义、礼、智 大一统
君权神授、三纲 三纲五常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中庸 3.学者们的评价及评价标准
C.小结: 掌握重要历史人物路线图
1.明确复习方向:考纲/教学指导意见/高考试题
2.梳理基础知识: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或思想主张
3.把握前因后果:了解该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所产生的影响
4.重视联系比较: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关注同类人物,进行联系与比较
5.知道评说标准:了解各种评说及其依据
6.经典习题跟进:重视举一反三的训练
D.课后延伸练习(09上海卷):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7分)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3分)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