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总结.doc
2010年十堰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总结
2010年,全市文体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省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建设及“三城联创”的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着力点,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创新力度,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有效促进了各项文体工作深入有序的开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我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体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体育系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一、成功圆满举办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实现在规模和水平上超越上届,进一步展示十堰的城市人文魅力
十堰市2009年10月2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获得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承办权后,我局积极请示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第一次筹备会议,迅速制订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文体系统内层层动员,积极部署,为武术节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届武术节彰显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策划出新,精彩大气。开幕式巧妙融入“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城市名片,以武当文化元素为背景,改变了惯用的文艺表演模式,讲述了武当武术的传奇,彰显了“会武当、和天下”的主题,揭示了武当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博大和厚重,实现了文化性、惟一性、颠覆性、创新性的完美结合;邀请了成龙、焦恩俊、陈小朵等武星、影星、歌星助阵,同时还有近1600名舞蹈、武术和群众演员互动演出,整台演出场面壮观、气势恢宏。闭幕式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主持,张也、刘和刚、盛中国、濑田裕子等著名演艺界人士登台献艺,场面精彩、喜庆、热烈、隆重。“相约武当”活动圆了全体来宾畅游武当之梦,大型群众文化展演、群众文体活动、旅游风光图片展等活动都有声有色,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二是规模空前,赛事丰富。本届武术节有8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以及深圳市、十堰市和9个行业体协共196支代表队、2280人参赛,共设327个竞赛项目,比上届增加117个,参赛队伍、参赛人数和赛事规模均创国际武联各项赛事的新纪录,国内首次实现武术比赛34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参与的大团圆。我市组织十堰经济开发区代表队、武当山代表队和中国移动湖北代表队三支参赛队伍参加本届武术节比赛,共夺得28枚金牌、14枚银牌、10枚铜牌,金牌数与上一届持平,为湖北省代表团蝉联国内组第一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展示了武当武术的魅力,向世界宣传了十堰和武当武术的美誉,提升了十堰和武当山国际影响力。三是亮点频显,服务细致。本届武术节无论大型演出、群文活动、入场式,还是竞赛组织、接待服务都呈现出多个亮点,尤其是入场式迎宾仪式由80名动漫队员构成,充分展示了吉祥物“当当”的可爱形象,幡旗队多元素、多风格的音乐,均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特点,体现出了国际化水准,达到了组委会提出的“创新精彩”的要求。同时,坚持以“客人满意”为宗旨,以宾客“来的顺心,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赛的舒心,走的开心”为目标,精心细致地做好了国际武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协、省体育局、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武汉体院的各级领导,中外运动员、裁判员,开幕式演出团队及明星等3300余人的接送迎往、食宿出行、重大活动参与等接待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接待工作任务,受到了各级领导、运动员和嘉宾的好评。车城宾馆接待组、华中大酒店接待组等8个文体局驻宾馆接待组收到国内外运动员赠送锦旗10面、感谢信20余封,被电视台、网站宣传报道10余次。
二、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文体基础设施条件
1、狠抓文体“惠民”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65个,全面推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三级承诺”措施,完成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维修改造任务;为城区40个社区文化室申请省级街道文化站室设施设备补助资金200万元;为五堰街办、红卫街办、丹江口市均州路办事处文化活动中心争取文化站设备补助项目资金36万元。争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金380万元,全面完成郧县支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新建村级服务点1258个,农村基层服务点实现与党员“电教”捆绑建设。新建农家书屋620家,超越完成政府“十件实事”承诺的400家任务。在100个行政村新建农民体育健身设施100套,按标准配备了1副篮球架、两副乒乓球台;在城区社区新建全民健身路径8条。实施了第三批“乡音工程”,为竹山县艺术团、竹溪县山二黄剧团扶持价值20余万元的音响设备,使五县一市6个专业剧团的“乡音工程”全部配发到位。同时,紧抓市委、市政府“一统三分”战略,积极制定竹房城镇带和市县对接文体事业发展规划,为推进城乡文体事业均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