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民初东北进步报刊的境遇及其历史作用.pdf
2008年 11月 学 术 交 流 Nov.,2008
总第176期 第11期 AcademicExchange SerialNo.176 No.11
清末民初东北进步报刊的境遇及其历史作用
郭 渊
(黑龙江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 要】清末民初,东北进步人士纷纷创办报刊,启迪民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沙俄、日本
殖民势力和东北当局为防止进步思想的传播,联合扼杀进步报刊,东北报业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之
中。在这段历史时期,东北报业所发挥的积极历史进步作用,及其 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值得我们
认真总结。
[关键词】清末民初;进步报刊;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G210.9;K2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8)11—0236—04
清末民初,黑龙江中文报刊,起步虽晚于内地不少省份,但起点比较高。东北进步人士纷纷创办报
刊,启迪民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并呈现前仆后继的发展趋势。此时,沙俄、日本反动势力出于巩固殖
民地位的需要、东北当局为防止进步思想的传播,互相勾结起来,扼杀进步报刊,东北报刊业处于白色恐
怖笼罩之下,但是东北进步报人所形成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荣传统,却为后来人所继承。
东北早期的近代报刊,多为俄13人出版,是沙俄与 日本侵 占东北后出现的,尤其在 日俄战争后的数
年问,两国在旅顺、哈尔滨、营口、奉天与大连等地,先后用俄文、日文分别出版了10余种报刊,几乎都是
入侵者军政机构的机关报。沙俄、日本也创办了以中国读者为对象的中文报纸 《远东报》与 《盛京 日
报》,充当其殖民统治的舆论工具。这些报纸只在沙俄、日本属下的警察机关注册,从不向中国地方当
局申请立案。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革命党来到哈尔滨,创办报纸,宣传进步思想,但是在 白色恐怖下,革命
党报人艰难生存。1905年 11月,在反对沙皇的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创办了 《新生活
报》周刊,向中俄工人揭露宣言的骗人的把戏,不久因支持中俄工人罢工斗争而遭封禁。另一具有革命
倾向的报刊是 《哈尔滨每 日电讯广告报》,1901年8月创刊,主编罗文斯基在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期间参加了俄国社会革命党,是该党在哈主要成员。他还与人合办了 《满洲报》与 《年轻的俄罗
斯》。1907年2月,社会革命党在哈尔滨成立了军事组织,罗文斯基住处和他姐姐开办的书店作为党的
秘密据点,并先后出版了 《革命思想报》、《黎明报》,宣传革命思想。1908年6月,该党组织被破坏,罗
文斯基于8月被捕,这些进步报刊遭到压制 ¨。
沙俄、31本在东北的报刊,理所当然地招致国人的反对。1905年适清廷宣布对东北实行 “预备立
宪”,准予兴学堂和办报刊,一时三省官民,尤其是同盟会会员及其它爱国人士,纷纷筹资办报。1906年
冬季,同盟会员朱雾青、钱公来等集资主办的 《刍报》,秘密在奉天 (沈阳)印刷。为遮掩官方耳 目,假署
出版地址是 日本东京。该报以唤醒国人,以朝鲜将要亡国为借鉴,引发分发的革命决心为宗旨。针对东
[收稿 日期]2008—06—1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博士后科研课题 “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从传播到运用”(LBH—Z073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渊(1971一),男,吉林松原人,副教授 ,史学博士,从事区域文化史研究。
· 236 ·
三省总督徐世昌出卖国家主权,谋求对 日借款行径,该报发表反对宣言。待查知情况后 ,徐世昌下令通
缉朱霁青、钱公来等8人,指责他们是 “东三省革命党人最有魔力者”l2 。 《刍报》只出两期,最后被迫
停刊。
1907年春,中国同盟会辽东支部成立,由同盟会员参与创办或主编的革命报刊,陆续在各地出版,
如 《大中公报》、《国民报》和 《民生报》,公开号召推翻晚清政府。其中 《大中公报》影响最为广泛,该报
对清政府的 “预备立宪”的骗局多予揭露,以辛辣警句评论时事,“官场中之有弊者,无不畏之如虎” ,
因而受到读者欢迎,期发数增至4000多份。该报畅销东北各地,远及京津与邻国朝鲜。但在辛亥革命
中,革命党在沈阳惨遭镇压,该报 “因而牵连,停报潜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