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声现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 章声现象.doc

第1 章声现象 【中考透视】[来源:z§zs§] 新课改以来,各地中考试题中有关声学知识的考查,主要围绕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途径及声的利用等有关知识点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应用能力.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但也有各种的情境题和重点考查应用能力的实验题出现.试题[来源:中教网]以基础题为主,难度中等,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本章内容占总分的2%~4%.[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知识网络图示】 【名师解读】[来源:] 知识性专题 专题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来源:中。教。网z。z。s。tep] 例1 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_ 可以产生声音. 分析 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这说明鼓面振动[来源:zzs]发声.这是采用转化的物理方法来研究问题. 答案:振动 例2 如图1—28所示,赛龙舟时选手们在振奋人心的鼓声中奋力拼搏.这鼓声是[来源:中教网]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是通过_ 传到岸上观众的耳朵的.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岸上的观众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播的.[来源:z#zs#] 答案:振动 空气 【解题策略】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来源:中教网]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不能在铁轨中传播 B.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C. 真空不可以传播声音 D.植树对减弱噪声起不到作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树木等障碍物,声波会减弱,所以A,D都是错误的,B,C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BC.[来源:中。教。网z。z。s。tep] 专题2 声音的特性 例4 为纪念“五三惨案”,我市在每年的5月3日上午10时至10时30分都试鸣防空防灾警报,警报声能传播很远的距离,这是因为它的 ( )[来源:z#zs#]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声音传播的远近与声音的响度有关,响度[来源:中教网]越大,传播得越远.故正确答案为A. 例5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来源:z#zs#]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分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声音三个特征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而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弦乐器发声的频率是由发声体的长短[来源:中教网]、粗细、松紧程度来决定的,发声体越短、越细、张得越紧,发出声音的频率就越高,由于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定弦”实质是在改变音调.故正确答案为B.[来源:] 专题3 控制噪声 例6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轨道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 ( )[来源:中教网] A.减少大气污染 B. 降低噪声污染 C. 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分析 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来源:z*zs*]汽车禁鸣、机场搬迁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安装隔声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答案为B. 例7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方面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来源:中教网] 分析 A,D两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B项是在噪声的产生处控制噪声;C项是在接收处控制噪声.故正确答案为B. 例8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能有效[来源:]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 A. 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 C.在繁华路段,汽车禁鸣喇叭 D.植树种草,绿化城市[来源:中教网] 分析 A,D两项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项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项不能减弱噪声.故正确答案为ACD. 专题4 声的利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例9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 A.隆隆的雷声预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