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二).doc

第4课时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二).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时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二).doc

第4课时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二) 同步演练 1.下列有关操作或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化学实验室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 B.化学实验室配置消防器材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验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都有先后之分,请按正确操作的顺序用字母标号填空。 (1)当皮肤上沾有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先 ,再 。 A.涂上硼酸溶液 B.用大量水冲洗 (2)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应该先 ,再 。 A.把导气管移出水槽 B.熄灭酒精灯 ..符号表达式是.,该反应可用于。 .元素符号: 氢氯 碳氧氮 磷钾锰钠铁 镁铜 铝 锌硅银钙碘 硫汞.物质的化学式: 水 二氧化碳 氧化镁 碳酸氢铵氧化铜 氨气 氧气 金刚石 镁条铜绿9.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查阅资料】氨气【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1)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Fe2O3、 CuO等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③…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 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 。 验证②: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得实验现象应该是 。 新知趣题 11.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 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该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的空气。 观察装置B、装置C中的现象 装置B中的现象是: 装置C中的现象是: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2,也有CO。 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写成实验报告。 【讨 论】 (1)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