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小学“春联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报告.doc

学府小学“春联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府小学“春联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报告.doc

学府小学“春联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报告 学府小学“春联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报告 成员:郭××、李×、刘××、黄××、张××、钱××、曾× 发展阶段具体发展过程 桃符 《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天然的大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人们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以示驱灾压邪。 桃符 据说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学士在桃符上写两句吉语岁,他不中意学士的作品,就自己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佳节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春节春联成为一种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说明这一点。 春联 据说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而成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后的事。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时,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门上一定要贴出春联,表示一番新气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以为娱乐。在巡游他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遗侍从去查问究竟。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尚未请人代笔。太祖听后,叫人取来文房四宝,欣然挥毫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信手拈来,语气不凡。侍从对联交给了阉猪人家获悉是皇上御笔亲制的对联,便装裱起来,挂在中堂,视为家宝,每日烧香敬奉。据说,春联两字的正式命名,就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从那时起,春联在广大农村乡镇广泛流行,并在后来一直盛行不衰。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春联都有如此复杂的发展过程,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传说,看来中国民族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