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doc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课时1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
★飞天杖
生物在生命活动中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环境。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生态学。那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什么规律呢?
★精华地
⊙基本知识
一、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关系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物的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生存的全部因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和分布的因素,如光、温度、水分、空气等。而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因素则只属于环境因子,因为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温度、光照、气压等生态因子间接地体现出来的,它们本身对生物没有直接影响。
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表明,每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的范围被称为能耐受范围(这个范围又称为生态幅),而能耐受范围中又存在着一个最适范围(又称最适区),耐受范围的两端(即除去最适范围后所剩的部分)为生理受抑区,若再往外延伸超出能耐受范围后,则为不能耐受区。
三、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四、知识梳理
概念 非生物因子
类型 含生态因子
环境因子 生物因子
对生物影响的规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作用特点
与生态因子和限制因子的关系
⊙要点解析
1、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与限制因子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在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时,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百变蓬
某一生物个体的环境由该生物周围的同种其它个体和不同种其它生物以及无机环境因子组成。
百变蓬
生态因子在一定范围的变化(如温度、光照强度的变化)被称作环境梯度。
此时,即使其他生态因子都给予充足的供应,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仍受到限制因子的限制,甚至导致生物死亡。例如在光强不够大的黑暗条件下,即使二氧化碳与水都供应充足,温度也适宜,但植物的光合作用也不能进行,那么此时光强就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
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不太可能成为限制因子;相反,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窄,而且这种因子又易于变化,那么这种因子很可能就是一种限制因子。例如,氧气对陆生动物来说,数量多、含量稳定而且容易得到,因此一般不会成为限制因子(寄生生物、土壤生物和高山生物除外),但是氧气在水体中的含量是有限的,而且经常发生波动,因此常常成为水生生物的限制因子。再如,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的分布就是由于受到光照强度的限制;在干旱环境中,水对植物的生存起着主要的限制作用;在海洋中,绿色植物的分布主要受光的限制,故在海水200米以下的水域中无绿色植物生存。
★破斧吧
例1、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子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析与解:本题考查对生物的环境的理解。环境一般指生物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A项只涉及其周围的生物因子中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B项只表示了其周围的非生物因子;C项包括了A和B项,但没有考虑种群内同种的其他个体对这只蝗虫的影响关系。所以D项才是完整的答案。
答案:D
例2:如下图所示,曲线1和曲线2分别代表物种甲和物种乙的耐热范围,在什么条件下物种乙能竞争过物种甲( )
A、温度在t1~t2范围内
B、温度在t2~t3范围内
C、温度在t2以下
D、温度在t3以下
析与解: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中,其种群中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从图中可知,温度在t2以下时,更有利于物种甲的生存,物种甲占优势;温度在t3以上时,也是物种甲占优势。而温度在t2~t3范围内,更有利于物种乙的生存,所以温度在t2~t3范围内物种乙能竞争过物种甲。
答案:B
沉思阁
海洋生物的限制因子最可能有哪些?
百变蓬
植物种类在不同纬度地区和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分布主要受温度的限制。
★魔法石
1、下列关于生态因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态因子是独立地对生物起作用的
B、各种生态因子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届“环保之星”小学生科技大赛试题(上).doc
- 第四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doc
- 第四届「塱原收成节」.doc
- 第四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doc
- 第四届东海·全国少儿版画双年展征稿通知.doc
- 第四届两岸四地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精英邀请赛.doc
- 第四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峰会活动.doc
- 第四届中国汽车模特大赛.doc
-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游仙区启动仪式暨.doc
- 第四届中国(郑州)老龄服务产业博览会.doc
- 2024年秋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认识运动 教学课件.pptx
-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pdf
- 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pdf
- 化学学案知识导航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docx
- 化学学案知识导航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docx
- 化学学案知识导航第四章第二节糖类.docx
- 6.1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doc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2章 整式及其加减 2.4整式的加减 4. 整式的加减.pptx
- 南开大学25年春季新学期《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一.docx
- 南开大学25年春季新学期《信用风险管理》在线作业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