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理论研究.pdf
兰!.主星全曼查星堡竺竺塑兰查叁丝兰苎 !!!!生 .
钢板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理论研究
陈国栋 郭彦林
(清华大学土术系 北京100084)
提要本文在铡板墙单向静力性能研究的基础f:,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分析,研究为钢板
墙在抗震没计第二阶段的延性耗能提供理论依据。理论分析表明,三种钢板墙均可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钢结
构的抗侧力结构中。相比较而言,非加劲板的滞回曲线呈捏拢形,在反向零位移时出现负刚度现象:t-宁
加劲板的滞回曲线饱满.承载力有所提高:交叉钢板墙具有很高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边柱的弹塑性行为。较大的板厚对提高承载力和滞回性能有利。
关键词钢板剪力墒,滞回性能,理论分析
1 引言
《钢板剪力墙结构静力性能理论研究》口J一文已分析了三种钢板剪力墙(非加劲板、
十字加劲板和交叉加劲板)在单调荷载下的破坏模坏和抗剪性能,分析表明:几何初始缺
15fj和残余应力对钢板墙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板高厚比丑,肋板刚度比r/和
柱刚度口对钢板墙性能的影响是互联系的。厚板的非线性行为是由材料非线性引起的,而
薄板的1F线性行为是严重的面外屈曲变形和材料非线性引起的:厚板对柱刚度的依赖性较
小,而薄板屈曲后强度的发挥完全依赖于钢板墙周边框架柱刚度;设置加劲肋改变板的受
力性质,从而降低了薄板对柿刚度的依赖。对十字加劲板,肋板刚度比r/=30是钢板墙发
挥极限承载力的理想值;对交叉加劲板,板的极限承载力随着H的增加而提高,交叉加劲
板对厚板的加强作用只限于增加拉力带的面积,对薄板则有增加拉力带面积和提高板的弹
性届曲临界应力的双重作用。
本文按低周反复荷载法,对三种钢板墙滞回性能进行了大挠度弹塑性有限元法理论分
析与试验研究。滞回性能分析接口基于ANSYS平台,采用位移增量方式实现。
2理论分析
2 1薄壁钢板墙计算模型
到目前为止,加拿人、美国和英国等对薄壁钢板墙性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分析和
9
阵国椿,男.1966j¨巾.博士生.剐教授
.——410—一
第十七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02年
试验研究,加拿大学者Kulak提出了经典的薄板双向交叉拉力带模型,该模型中的拉杆只
承受均匀的轴拉力作用。薄板拉力带模型不适用于中厚板或厚板或加劲板。
低周反复荷载F滞同参数计算参照标准f31进行。分析表明,在大侧移角条件下,钢板
墙的三次等幅循环曲线儿乎重合。为节省计算时间,本文后续计算的等幅循环次数取为l。
22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影响
,/
1I加劲薄板变形如图l所示,滞回曲线捏
拢现象明显,在零点位移附近出现“零刚度”
甚至“负刚度”效麻(图2)。非加劲薄板的这
种现象是由_iI二外荷载反向作用时,拉力带反向
受压,原先受压区域将过渡成拉力带区,每级
荷载下出现了面外较大的变形累积,形成不可
恢复的塑性变形,可参见图1、图3的面外变筒脚删
形发展过程图。 (a)右侧穆 (b)零侧移 (c)左侧移
图I 非加劲板滞回变形三种形式
非加劲厚板的面外变形量小于薄板,滞回
曲线较为饱满。在大侧移情况下,不论是非加劲厚板还是非加劲薄板,面外位移在反复荷
载作用r呈单边发展趋势(图3)。因此,钢板墙刚度衰减不仅与板的塑性发展过程有关,
而且与板面外大量变形有关。
图2非加劲板的滞回曲线
om耐maneOlIpmmia-span
圈3非加劲扳中点的面外变形发展过程
一4ll—
第十七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02年
反复荷载下板中面塑性应变发展规律与板高厚比五变化规律相吻合,方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连铸结晶器传热反问题模型及其收敛行为.pdf
- 退耕农户长期生计分析.pdf
- 逆作法施工地下工程的结构设计方法.pdf
- 逆变器的保护.pdf
- 逆变电源技术及其发展概况.pdf
- 逆变电源的数字控制技术.pdf
- 逆向工程在摩托车模具设计中的应用.pdf
- 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热力性能评价软件.pdf
- 逆筑法在软土质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的应用.pdf
- 逆行性胰胆管注射法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pdf
- 滑雪知识问答:锻炼后温水浴水温、犁式转弯错误等.docx
- 中国小麦种植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pptx
-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中国塑胶五金喷涂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pptx
- 中国基底膜基质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pptx
-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户县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中国富顺豆花村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pptx
- 中国哈尔滨红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pptx
- 中国喷涂铝型材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