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及防治探讨.pdfVIP

老年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及防治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及防治探讨 游秋云 (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5) 摘要:失眠在老年人口中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年轻人,加强老年失眠症的研究具有迫切 性和重要性。老年失眠是一个病因病机相当复杂的疾病,本文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状况特 点及主要发病学说,探讨了老年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且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老年失 眠总体上按虚实归属分型论治,并提出舒郁、健脑、化痰是治疗老年失眠的重要法则。 关键词:老年失眠;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失眠又称不寐,首见于《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 中称为“不寐”。失眠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明显增高,患者晨起后常感到 乏力,头昏,精神萎靡,而且长期失眠加快衰老速度,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 功能下降,并与溃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其他精神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这些危害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现就中医对老年失眠的认识探讨如下。 1病因病机 笔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状况特点及主要发病学说,综合整理了对老年失眠中医病因 病机的认识。 1.1脏腑虚损、精血不足是老年失眠的生理病理基础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多与脏心肝。肾脾、腑胆胃、齐恒之腑脑有关。而老年失眠 与五脏虚损有密切关系,其中肾虚又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理病理基础。《内 经》最先论述了老年失眠症的病因及表现,《灵枢·营卫生会篇》云:“老年之气血衰, 其肌肉松,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眠。”明 确提出了老年由于经血亏损,肾气虚衰,阳不入阴,导致白天无精打采,夜间失眠。老 年人若肾阴虚则无以生血,心神失养;若肾阳虚则脏腑气化失常,气血津液运行不利, 从而影响阴阳运行而不寐。另外肾藏精、生髓、充脑,即肾精充足则脑髓充盈,神明得 养,精神舒畅。年老或久病耗伤‘肾精,可致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充养、九窍不利、 常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表现。 老年人脏腑损伤,亦可影响到卫气的运行,导致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 R0 能论篇第四十六》:“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日: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 安(《太素》作“及精有所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素问·逆调论篇第 三十四》还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 以致夜寐不安者均属于此。总之,老年人脏腑虚衰,精虚血少,肾阴阳两虚及髓海脑神 失养是老年失眠的主要生理病理基础。脏腑虚损、精虚血少是产生虚证失眠的直接原因, 也是实证失眠致病之邪产生的基本条件。 1.2情志内伤是老年失眠的诱发因素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神由心所主,并称为“心神”,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 基金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0.200960323121) 作者简介:游秋云(1974一),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现为湖北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副 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老年脑病的中医治则治法及中药药理学研究。 寐。而心神往往易受情志因素的影响,故《灵枢·口问》日:“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 故悲哀愁忧则心动”。而老年人常因生活经历较多,忧思太过,损伤心脾,化源不足, 营血衰少,血不荣心,神不守舍,常导致失眠。另外,肝是主 情志的重要脏腑,具有疏达气机,调畅情志,藏血而舍魂的生理功能。情志不舒, 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或暴怒伤肝,气郁化火伤阴,或肝经血虚,魂不守舍,皆可影响心 神而不寐。因而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云:“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 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在《素问》中也 有关于肝痹、肝雍等肝脏病变中均可出现睡眠异常的表现。在《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中论述肝痹的症状表现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而《素问·大 奇论篇第四十八》中描述肝雍的症状为“肝雍,两肽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由此可 见,《素问》中对于肝脏出现的疾病表现中均可出现睡卧不安的症状。这与肝的生理功 能有关,肝主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论述“人卧血归于肝”。肝脏受邪,影 响其藏血功能,则血液运行受到影响,营卫亦不能进行正常循行,卫气运行异常就会发 生“不得安卧”“不得卧”或“卧则惊”等症状表现。 老年人年迈体虚,若大病失血,致使肝血亏虚,心脉失养,则神魂不守舍,夜不成 眠;若由于肝之疏泄过度,则易耗阴伤血,灼伤心脉,肝血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