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客运专线沉降观测实施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总则 3 二、编制依据 3 三、工程概况 4 一、标段概况 4 二、本标段第十一项目部管段(DK588+750∽DK596+633)概况 4 四、沉降变形观测组织机构 5 一、组织机构 5 二、职责分工 5 三、责任区段划分、职责分配表与组织结构图 6 1、观测一号网里程段为DK593+645~DK588+700(与八标十项目分界) 6 2、观测二号网里程段为DK593+645~DK596+633(与九标二局分界) 6 3、工区沉降观测责任分工表与组织结构图 7 四、仪器设备 8 五、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9 六、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9 1、垂直位移监测网 9 2、水平位移监测网 10 七、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11 八、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1 九、沉降变形监测具体要求 12 十、路基工程 14 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14 2、一般规定 14 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15 4、路基沉降监测剖面布置说明: 15 5、监测元件埋设说明: 19 6、监测方法与要求 20 十一、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 23 1、控制标准 23 2、一般规定 23 3、观测技术要求 23 十二、桥涵工程 24 1、一般规定 24 2、桥涵变形控制标准 24 3、埋点要求 25 4、桥涵观测标规格 26 5、桥涵变形观测方案 31 6、数据采集要求 34 十三、隧道工程 35 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设置原则 35 2、变形观测频次 36 3、变形观测资料要求 37 十四、沉降观测发生异常沉降与构造物重大沉降的处理 38 1、异常沉降的分类及影响结果 38 2、我工区对异常沉降的具体处理说明 38 3、构造物发生重大沉降的说明与处理 39 十五、附件 40 1、沉降观测所用仪器检定证书 40 2、沉降观测测设组人员资格证书 51 一、总则 1、为满足大西客专站前施工-8标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 2、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大西客专站前施工-8标11项目部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3、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能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4、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区段为单位实施。评估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地质情况、工程措施确定,能够真实反映工后沉降状况。 5、沉降变形观测是沉降评估,进而确定铺设无碴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需加强对沉降观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沉降变形观测过程中必须与评估紧密结合,加强动态协调,以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 4、《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 0154-95); 5、《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DD2006-02);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9); 8、大西公司下发的(沉降观测评估实施细则)与其它相关规定。 三、工程概况 一、标段概况 新建线路自原平西站引出,向南经忻州、阳曲后接入太原枢纽,自太原南站引出经介休、洪洞、临汾、运城后,在永济跨越黄河进入陕西省,经大荔、渭南、新临潼至西安北。本线自北向南经过恒山低中山区、忻定盆地、系舟山余脉丘陵区、太岳山低山丘陵区、临汾盆地、运城盆地、渭北黄土台塬及关中平原。正线全长678.km。 四、沉降变形观测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 为了科学、高效、有序做好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我管区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我工区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项目总工包烨明为组长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包烨明 副组长:王 平 成 员:杨 争  陈永银 张晓斌  范洪蛟 结合本区工程特点:桥短隧多、沉降观测任务前期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目期仅设1个变形观测班组,负责本项目部已开工各单位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二、职责分工 工区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领导小组组长:总体负责本区段的沉降变形监测的领导和实施工作。 技术质量部:负责本区段沉降观测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组织、协调相关各分工区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收集、汇总各分工区测量班的观测成果,并对有关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检查;负责检查、指导各分工区测量班按照沉降观测方案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网,并指导实施沉降变形观测;负责联系有关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

文档评论(0)

3083275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