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IT研发与绩效知识管理功能.ppt

知识管理IT研发与绩效知识管理功能.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管理IT研发与绩效知识管理功能.ppt

copyright 溫源鳳湯凱喻(2005, 2007) 知識管理 IT, 研發與績效 第五章 知識管理功能 (一) 本書架構 「知識管理功能」顧名思義就指對所謂的「知識」進行有效管理之後所發揮的各種功能,舉凡知識創造、取得、蓄積、儲存、分享、擴散、加值與移轉等一連串的功能皆是。 綱要 5-1 知識創造(Knowledge Creation) 5-2 知識取得(Knowledge Acquisition) 5-3 知識儲存(Knowledge Storage) 5-1 知識創造(Knowledge Creation) 為瞭解組織知識創造的動態過程,Nonaka, Toyama and Konno(2000)提出一個知識創造模式,其中包含: 「SECI過程」:知識的創造是透過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的互動; 「空間 (Ba)」:知識創造的分享空間;「知識資產」:輸入、輸出及調節知識創造過程 SECI過程 知識轉換的過程,就是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互動的結果,視為知識創造過程,並透過知識循環的運作 ( 亦就是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的互動與轉換循環過程 ),而有四項基本的知識創造形態且產生不同的知識類型 共同化 ( 由內隱轉換成內隱 ) (Socialization) 知識由內隱轉換為內隱的過程稱為共同化 藉由分享經驗從而達到創造內隱知識的過程,將內隱的個體知識團體化,屬於一種將個人經驗心得分享以形成團體共識的過程 藉由此轉換模式所產生的知識,稱為共鳴式的知識 外化 ( 由內隱轉換成外顯 ) (Externalization) 知識由內隱轉換為外顯的過程稱為外化 外化除了需要建立團體共識外,更要將抽象知識的經驗心得加以具體化,使組織容易將知識具體應用於產品創新的活動 藉此轉換模式所產生的知識,可稱為觀念性的知識 結合 ( 由外顯轉換成外顯 ) (Combination) 知識由外顯轉換外顯的過程稱為結合;結合是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這種模式的知識轉化牽涉到結合不同的外顯知識體系 個人透過文件、會議、電話交談、或是電腦化的溝通網路交換並結合知識。再經由分類、增加和結合來重新組合既有的資訊,並且將既有的知識加以分類以導致新的知識 結合則可以產生原型和新原件技術等系統性知識 內化 ( 由外顯轉換成內隱 ) (Internalization) 知識由外顯轉換為內隱的過程稱為內化,內化是將外顯知識轉化為內隱知識的過程 當經驗透過共同化、外化和結合,進一步內化到個人的內隱知識基礎上時,就會成為有價值的資產 以語言、故事傳達知識,或將其製作成文件手冊,均有助於將外顯的知識轉換成內隱知識。內化則產生專案管理、製造過程、新產品使用及政策執行等操作性的知識 空間 (Ba) Nonaka, Toyama and Konno(2000)進一步提出四種形式的空間(Ba)來連SECI模式的四個階段。在此所謂的空間,並非一個實質的場所,而是一個「特定的時間與空間」或「相關空間」。每種空間(Ba)都支援特定的轉換過程 創始空間 (originating Ba) 創始空間是個人用來分享感情、情緒、經驗、心智模式,並排除自我與他人之間障礙的場所 提供從知識創造過程開始到社會化階段的一主要空間,也是面對面經驗轉換和轉移內隱知識的主要關鍵處。其與組織密切相關的是知識願景和文化 對話空間 (Dialoging Ba) 對話空間則比創始空間更清晰。典型的代表是選擇特定知識和能力的人員,正確地組成專案團隊、任務小組、或跨功能小組,透過個人心智模式和技巧的對話,可轉換為一般的措辭或觀念 對話空間係內隱知識轉變為外顯知識,也就是外化的過程。轉換的關鍵是對話、隱喻之延伸、使用所需轉化技巧之一,使內隱知識外化為外顯知識。也是員工一起參與價值創造的場所 網路空間 (Cyber Ba) 最有效率的外顯知識結合方式是藉由資訊科技的環境來進行結合。線上網路、群組軟體、文件化、資料庫的使用已在過去十年間快速地成長,並強化了此轉換過程 實踐空間 (Exercising Ba) 實踐空間支援內化階段,實踐空間促進了外顯知識至內隱知識的轉移,主要是在真實生活或模擬應用下使用外顯知識 知識創造過程三要素 個案:Canon迷你影印機的發展 個人用影印機這項新發明如果要成功,產品必須值得信賴 為了確保產品的可靠度,他們提議占百分之九十維修費用的感光影印鼓必須是可拋棄式的,它就必須簡單而便宜。但是如何製造可拋棄的感光鼓? 罐裝啤酒的思考 知識創新之泉 (Wellspring of Knowledge) Leonard (1995)認為知識的創新來自: 共享解決問題 (shared problem solving) 實行與整合 (implementing an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